Credit: gorodenkoff/Getty Images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雜誌飲食版編輯Jill Dupleix 說:「毋需過份顧慮禮儀,我們澳洲人可是十分隨性的。」一如大部分澳洲人,當地侍應大都親切友善,十分健談。如果你不欲透露私事,可以透過發問轉換話題。
餐廳最繁忙的時段在晚上7時,通常比較吵鬧,酒興也較高。如果你想在寧靜的環境中享受晚餐,請盡量早一點光顧,並避免在 周五和周六晚上外出用餐。我們一般會額外給予餐廳一成的小費,不過在咖啡店和酒吧卻甚少額外打賞。
假如你獲邀參加燒烤聚餐,主人家可能要求你帶一道菜來。如果要出席晚宴,給主人家送上鮮花或洋酒是得體的做法。澳洲人通常不拘小節,但也不要表現得目中無人, 我們稱這些人為「自大狂」。
香港米芝蓮星級餐廳Feuille 的行政總廚Joris Rousseau 認為,法國的侍應可能予人高傲之感,但其實他們大多友善隨和。尤其是法國南部的餐廳,當地人視享受美食為消閒活動,用餐氣氛比較輕鬆。總括而言,適當的禮貌和掛上笑容,足夠讓你在法國的覓食之旅通行無阻。
至於餐具的擺位,則要注意幾個要點:將刀叉橫放於餐盤上表示你對菜式非常滿意,把刀叉互插擺放則表示你不喜歡;將刀叉呈八字形放於碟上,代表你尚未進食完畢。吃沙律時要用叉,但不應將沙律切碎,而且用餐時切忌將手肘擱於桌上。
小費屬自願性質,但有誰會不喜歡收到打賞?如果你獲邀到別人家中作客,可向主人家送上葡萄酒、甜品或花束。
餐廳Masque 和Urban Gourmet India的創辦人兼總裁Aditi Dugar 表示,印度是個多元的國家,所以通用的餐桌禮儀不多。話雖如此,許多印度食品均需以手進食,因此飯前和飯後洗手是必須的。印度人相信以手進食能提升餐飲體驗。
許多印度人習慣茹素,點餐前應詢問清楚。如主人家遞上食物,應取一小份,直接拒絕會被視為無禮。此外,別在餐盤上留下剩菜,或批評人家給你的食物,應該集中稱讚你覺得美味的菜式。
大眾普遍誤以為印度菜全是辛辣食品,這並非事實,其實印度菜的味道視乎地區和菜式而異。無論身在哪裡,由衷讚賞主人家或廚師都是有禮的表現。
Credit: Leigh Griffiths
馬德里出生的大廚Antonio Oviedo 在香港的22 Ships 掌廚,他建議獲邀到別人家中作客時,應較約定的時間遲最少五分鐘到達。西班牙人習慣在下午2時後才午膳,夏天的晚餐時間更遲至晚上10時。
進食前應先喊「buen provecho!」,祝福在座賓客享受一頓愜意的餐膳。切忌在進食時說話、發出嘖嘖聲,或張口咀嚼食物。傳統上,西班牙燴飯是午餐時點的菜式,不會在晚餐出現;而西班牙炸油條應在徹夜狂歡後,在清晨5時享用。正午12時是「la hora del vermut」(午餐前小酌)的時間,最適合與好友呷飲開胃酒,佐以pintxos或tapas兩種不同地域的西班牙小食。通常這類聚會的在座每個人都會輪流請大家喝一輪酒,謹記自己也要請大夥兒飲酒。
如果有人邀請你到家中作客,緊記等候眾人就座後才入席,因為西班牙人對每個家庭成員的座位排列非常講究。另外,緊記要把自己餐盤內的食物吃光,否則會傷透西班牙媽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