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Tiby Cherian/Getty Images
這是孟買街頭常見的地道小食,材料有脆米、花生、青辣椒與香濃的羅望子醬,味道略帶香辣,可以直接吃,或者以薄餅捲著吃,各種材料帶來豐富而平衡的口感,令人食指大動,難怪是必嚐印度美食之一。
Credit: IndiaPicture/Getty Images
牛油雞發源自德里,深受當地人喜愛。雞肉先以乳酪、生薑、蒜蓉及紅辣椒粉醃過夜才煮;這道菜的重點是以番茄、牛油及鮮奶油做成的醬汁。
烹調這道菜式時,除了在醬汁內加入新鮮番茄和香料之外,還會加入一大塊牛油,因此叫做牛油雞。這種煮法讓香濃的醬料滲入雞肉內,一口咬下,醬汁在口腔內四濺,立時齒頰留香,令人欲罷不能。
Credit: Santhosh_varghese/Getty Images
這是一道孟加拉邦的慢煮獨特菜式,將羊肉與香料放進由洋蔥、生薑與蒜頭煮成的濃汁內燘煮而成,通常在喜慶節日出現,加爾各答尤其喜歡以這道菜來歡度佳節。煮羊肉咖喱用的是芥子油,這是西孟加拉邦最常用的食油,因此令孟加拉邦的菜式帶有與別不同的風味。用慢煮的方式來燘羊肉,可以保留羊肉的鮮味,令肉質嫩滑,吃後回味無窮,因而成為馳名的印度美食。
Credit: IndiaPictures/Getty Images
Credit: Manu_Bahuguna/Getty Images
在一塊薄餅內塞滿加了香料的薯蓉,就成了美味的馬沙拉薄餅。這種食品源自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歷史非常悠久,據說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首先在薯蓉內加入馬沙拉香料、再以芥子、芫荽葉、洋蔥、青辣椒、椰子酸辣醬及薑來調味,然後用薄餅捲起,再配上各式酸辣醬來吃,是理想早餐之選,亦是不容錯過的印度美食。
Credit: Sanjay Borra/Getty Images
Biryani香料飯是南亞的混合米飯,以印度香米、肉類、乳酪及香料煮成。海德拉巴風味的香料飯則帶有莫臥兒及伊朗的烹飪風格,將生米和生肉加入香料,再放進陶罐內,以木柴或炭烹煮。煮飯的時間和火候均要準確把握,既要將肉煮熟,又不能令飯煮得過熟;過程雖然頗費時,但煮出來的香飯令人垂涎三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Credit: Subodh Agnihotri/Getty Images
在印度,肉類串燒並非將肉塊串在木簽上來烤那麼簡單。Kakori串燒與galauti串燒都是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傳統菜式:前者以絞碎的羊肉加入黑胡椒、蒜蓉及多種印度香料調味,後者以勒克瑙的製法風味最佳,據說用上逾150種印度香料來調味,因此味道層次繁富,令其他串燒相形見絀。肉餅在調味後於炭火上燒烤,讓你領略串燒滋味新境界。
Credit: Modak ePhotocorp/Getty Images
Credit: Modak subodhsathe/Getty Images
Modak甜蒸餃在印度很多地方都十分流行,這種甜點用米粉或麵粉做成帶甜味的外皮,以鮮磨椰子碎及棕櫚糖作餡料,然後再拿去炸或蒸,吃的時候加上酥油,更加香口。這種傳統的甜點,每逢節慶,就會用來作應節食品。現在也有人用非傳統的餡料來做modak甜蒸餃,例如番紅花、朱古力及果仁等,新口味令這種傳統印度美食更加吸引。
Credit: Suresh Dawmani/Getty Images
這是印度一道極常見的素菜,以薯仔、椰菜花與香料煮成,對於初嚐印度菜的人來說,是不俗的入門菜色。薯仔煮椰菜花材料簡單而健康,帶有家常風味,可隨意配搭其他食物;配上淡咖喱、米飯及薄餅同吃,風味尤佳。有些餐廳會在材料中加入新鮮番茄和咖喱葉,令香氣更濃郁,色彩更繽紛。這是印度經典菜式,不可錯過。
Credit: vm2002/Gettyimages
Credit: Manaswi Patil/Getty Images
Paddu鬆餅又叫kuzhi paniyaram或gunta ponganalu,是一種香脆中帶軟韌、內裡中空的鹹味薄餅;以黑扁豆及米混合成粉漿,再放入有圓形模子的鍋內蒸熟。這種鬆餅是下午茶時常見的小食,也可以做成甜味或香辣味,視乎在粉漿內加入的材料而定,例如紅蘿蔔、洋蔥、椰子或紅糖等。
Credit: EncoreYH/Getty Images
對燒烤美食情有獨鍾?發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以其嫩滑多汁及略帶焦香的口感而馳名。雞塊以香料和乳酪醃過,然後放入圓筒形的陶泥烤爐內燒烤。這款菜色可不配醬汁品嚐,或配以由肉桂、月桂葉及丁香等多種香料調製而成的醬汁,令味道層次更豐富。
本文原於2018年4月刊登,並於2024年9月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