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及海外華人來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農曆新年。農曆新年通常於西曆1月底至2月中來臨,屆時會有長達多天的熱鬧慶祝活動,與家人團聚及拜年,彼此祝福來年行好運。
慶祝農曆新年的源頭已不可考,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人於春回大地之時,向神明奉獻動物作祭品,祈求新年生活豐足。在香港的農曆新年期間,本地人喜歡品嚐寓意吉祥、能帶來好運的特別菜式,在家中擺放鮮花,同時也會舉行各種祈福儀式。
Credit: Shutterstock
農曆新年向長輩拜年更是不可或缺的活動,按照傳統,長輩或已結婚的親友會向後輩及未婚者派「利是」。大眾認為,以紅色封套裝著金錢的「利是」會為派發和接受雙方都帶來好運。
Credit: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按照傳統,農曆新年由正月初一至十五,共15天;不過在香港主要集中於年初一至初三慶祝,這三天亦是公眾假期,每一天各有不同的意義。2023年正值兔年,你也可跟隨習俗品嚐傳統的美食和參與一些慶祝活動,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Credit: Shutterstock
盆菜是華南一帶的家庭式美食,與香港新界區的圍村有深厚淵源,很多家庭都喜歡在農曆新年期間一家大小共享盆菜。顧名思義,盆菜就是將各種不同的美食盛載於金屬盆內奉客,包括海鮮、各種肉類和蔬菜等。位於新界元朗的菜館屏山傳統盆菜,就是以這種佳餚馳名。
「魚」與「餘」同音,有「年年有餘」之意,像徵豐足與好運,是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菜式。一般的粵菜館和酒樓,特別是設有魚缸飼養生猛海鮮的餐廳,都會有清蒸或紅燒魚類的菜式奉客。想在輕鬆舒適的環境中品嚐家庭風味烹飪,可到深受家庭顧客歡迎的連鎖餐廳好彩海鮮酒家去。
Credit: iStock
「撈起」是源自東南亞的農曆新年菜式,有「風生水起」的含意,近年在香港亦流行起來。這道菜其實是由三文魚魚生加上多種蔬菜切絲做成的沙律,吃時由同桌的人以筷子將所有材料拌匀,翻拌時愈高愈好,象徵「撈起」,寓意來年財源廣進。
髮菜的粵語發音與「發財」相同,因此亦是受歡迎的新春美食。這種生長於沙漠中的藻類由於被過度開採,已經愈來愈難得。上環德輔道西及永樂街一帶的海味店,都可買到品質上乘的髮菜。不少家庭都會在農曆新年時煮一道髮菜蠔豉炆冬菇,寓意「發財好市」。
Credit: Shutterstock
味道清甜,口感粘糯的湯丸,大多以紅豆蓉或麻蓉為餡料,有團圓、團聚之意。香港著名甜品店佳佳甜品 的寧波湯丸,以麻蓉作餡,配上清香的薑汁糖水,是店內的招牌美食,令人回味無窮。佳佳獲《米芝蓮指南》必比登推薦,因此客似雲來,請預早前往排隊。
Credit: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華人認為盛開的鮮花象徵富貴和豐足,因此農曆新年期間,香港的市民都喜歡選購花卉盆栽如蘭花、桃花和銀柳,放在家中作裝飾。香港有多個花市,分別位於不同地區,其中規模最大也最受歡迎的花市,設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 內。
Credit: Shutterstock
Credit: Mike Pickles
Credit: Shutterstock
相傳在寶牒上寫下願望,繫在其中一條榕樹枝上,願望便會成真,這亦是數以千計的人在農曆新年前來新界林村 的原因。
本文於2019年10月發佈,並於2023年1月更新
主頁橫幅圖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