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懂得享受的旅遊達人來說,追求極致奢華的高級酒店已是司空見慣,而且要求愈來愈高;房間若只略添一、兩張漂亮的沙發,然後就稱之為套房,並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有見及此,有酒店推出超級套房,無論豪華與舒適程度均不同凡響,為住客帶來無與倫比的奢華住宿體驗。
正如超級模特兒與超級遊艇一樣,超級兩字的意思與體積沒有太大關係,著眼的是名氣與富麗堂皇的程度。你入住的超級套房,必須由最炙手可熱的設計師、建築師與藝術家來負責設計、建造與佈置。而入住的客人,自然是報刊雜誌上常見的名人與明星,因此直達房間的私人專用電梯不可或缺,讓非富則貴的客人無需使用後門出入。此外,客人若有需要,亦可將超級套房變身為與外界緊密聯繫的會議室或電視錄影室。
Credit: Michael Weber
Credit: Michael Weber
由於本世紀有大量私人財富流入倫敦,這個城市的酒店很早就推出超級套房,首先由The Berkeley、皇家凱馥酒店、科林西亞大飯店與瑰麗酒店帶動超級套房的潮流,近日更有於1865年開業的朗廷酒店 加入行列,並且為超級套房的華麗與舒適程度訂立新標準。
朗廷酒店的全新Sterling Suite套房面積4,843平方呎,以大理石、古玩、意大利Murano玻璃飾品、華麗的中國風擺設與奪目的地氈陳設佈置,氣派堂皇。套房內的客房比許多豪宅的主人房更寬敞,而主人房內更有獨立的起居室,可說是套房內再另設套房。一對帶著小孩的夫婦入住這裡,可以在套房內住上好幾天都不會彼此碰面。
不過Sterling套房亦可用作社交款客的場地。我們在這裡參加過一個小型聚會,當時大約有20位客人;不過即使客人的數目倍增,空間依然容納得下,而且綽有餘裕。客廳內放置了一座白色的鋼琴,加上散發裝飾藝術風格的茶几和鏡子,彷彿隨時可以見到著名英國演員Noel Coward或Ivor Novello走進來彈奏一曲。
不過,倫敦並非經常張開雙臂歡迎非富則貴一族的到來。1980年,朗廷酒店的業主BBC英國廣播公司曾經申請將這座宏偉的建築改作辦公室,幸好沒有成事,並且於1995年轉到現時的業主香港鷹君集團手上。有時候反而是外來人才懂得欣賞你手上擁有的珍品。
Credit: Scott Frances
Credit: Scott Frances
The Mark酒店 位於麥迪遜大道旁,與中央公園為鄰,四周是紐約格調最優雅的地段。酒店的網站以「大膽而奢華」來形容自己的風格,而位於酒店頂樓的超級豪華套房更十分隱秘,酒店網站內不見任何有關的宣傳。這家精品酒店由法國設計師JacquesGrange設計,極具富麗氣派;大堂黑白相間的地板,更經常在Instagram上出現。而位於頂樓的套房,更可說是將這種富麗氣派發揮得淋漓盡致。這間套房面積12,000平方呎,是美國最大的套房。套房佔兩層,共有五個房間,一個可改作大型宴會廳的起居室,以及佔地2,500平方呎的陽臺,可以在此悠閒地飽覽城中風光。
東京麗思卡爾頓酒店 有多項過人之處:它位於城中最高的大樓內(酒店首層位於大樓的45樓);酒店內有多家餐廳,包括糅合法式與日式的米芝蓮星級餐廳Azure 45;酒店的招牌套房麗思卡爾頓套房很可能是全東京最昂貴的房間,位於53樓,面積3,300平方呎,可以全方位俯瞰繁華的六本木、東京晴空塔以及皇居御苑的風光。房內還備有高能望遠鏡,讓你更仔細地欣賞東京市內的景觀。入住這個豪華套房,還可以免費欣賞到富士山壯麗的景色。
以「居」、「舍」、「House」等字眼來命名酒店,是近年流行的市場策略方式之一,例子包括SohoHouse和太古酒店的居舍系列。與RemKoolhaas設計的長褲形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遙遙對望的北京瑰麗酒店 ,亦效法將其招牌豪華套房命名為首府(英文名稱正是Beijing House)。這間套房的面積為1,905平方呎,各種豪華設施應有盡有,例如入口大堂、獨立廚房、從地板伸延至天花的落地大玻璃窗,以及牆上掛著中國風的繪畫,令室內帶著1920年代的迷人格調。住客可同時使用專為酒店最尊貴的客人而設的行政酒廊瑞閣,在其中享用下午茶、黃昏雞尾酒小酌以及管家服務。正如筆者一位朋友所說:「瑰麗酒店是目前北京最『潮』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