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Mike Pickles
成分拆解:食品科技初創公司Right Treat以非基因改造大豆、豌豆蛋白、冬菇和大米為「素」材,研製出這款全新植物豬肉。
當紅原因:香港人無豬肉不歡,但同一時間,食肉所衍生的環保問題也逐漸備受關注。Beyond Meat 及Impossible Foods 等兩大美國素肉品牌已推出過植物肉排,珠玉在前,本地的新豬肉 也深受香港食客歡迎。
味道點評:新豬肉無論在質感和味道也與真貨出奇地相似,雖然暫時無法維妙維肖地模仿一整塊豬肉的模樣,但用來烹調免治豬肉菜式則幾可亂真。
美食芳蹤:「正宗上海生煎皇」的生煎包、五星級酒店康得思的中菜館「明閣 」炮製的「膳良小籠包」,以及本地名牌茶餐廳「翠華 」的肉醬意粉及燴飯。
莫秀明, T.Dining 飲食網編務總監,@supercharz
Left credit: Joyce To; Right credit: Linda Chen
成分拆解:上海人向來愛吃火鍋,而近年愈來愈多火鍋店奉行「有營」路線,以藥膳配搭出林林總總的養生湯底,其中花膠走地雞湯尤其搶手。
當紅原因:近年饕客日益注重養生,自然要對火鍋湯底下「限油令」,避免蔬菜和肉類等鍋物太油膩。
味道點評:花膠雞湯是女士至愛,不少人還會在放入其他食材前先嚐一碗無添加濃湯,吸收豐富的骨膠原,感覺連敷面膜的錢都省了。
美食芳蹤:每一年在上海冒起的火鍋新店多如雨後春筍。要數近期的人氣熱店,非茂名南路的「樓上火鍋」莫屬。如想成為座上客,勞煩提前數月預訂,有時候於凌晨兩點也能看到人排隊朝聖。
高丹藝, 上海餐廳Shake及Bun Cha Cha主廚,2017年於人氣烹飪比賽節目《鋒味》中勇奪年度總冠軍,@高丹艺Danyi
成分拆解:當地人以達沃出產的可可豆巧製優質美味的土產朱古力磚,不少品牌會在菲律賓傳統食品加入本地朱古力來創作新穎甜品。
當紅原因:看準菲律賓人沉迷社交網絡,多個朱古力品牌都與網紅合作而打響名堂。下次除了「老是常出現」的芒果乾外,不妨購買這種新興手信,為海外親友帶來甜蜜驚喜。
味道點評:菲律賓出產的朱古力款式多不勝數,網羅甜美花香以至清新果味等層出不窮的口味,質素與外國品牌不遑多讓。其中,用Mabuhay 出品的可可豆所做的香蕉春卷味黑朱古力是我的心水推介,讓我想起愛吃這傳統甜點的祖母。
美食芳蹤:生活百貨店Kultura Filipino 以至Mister Donut 等連鎖大集團,均可找到本地朱古力食品的蹤影。以Mister Donut為例,旗下的Cacao Bits冬甩所用的正是當地生產商Auro Chocolate出品的朱古力。
Emmanuel Damian, 美食博客,thetennisfood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