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名廚Rishi Naleendra心目中,獅城美食豐儉由人。這位斯里蘭卡土生土長的大廚曾遠赴墨爾本攻讀建築,最終於2014年定居新加坡,一圓廚師夢。懷著滿腔熱誠和抱負的他,終於憑藉Cheek by Jowl餐廳(現已歇業),成為首位摘下米芝蓮一星的斯里蘭卡裔大廚。
如今,Naleendra在新加坡主理多間譽滿國際的餐廳,包括斯里蘭卡餐廳酒吧Kotuwa 、融合澳洲、斯里蘭卡及歐洲烹調技巧及食材的米芝蓮二星新派餐館Cloudstreet ,以及坐落於新加坡中央商業區黃金地段的休閒餐廳Station by Kotuwa 。今次他為我們充當嚮導,無私分享其第二故鄉的覓食好去處。


Samy’s Curry 是屹立新加坡逾60年的著名老店,歷經租金上漲和潮流更迭,至今依然門庭若市。這裡是我剛移居新加坡時最先光顧的餐廳之一,現在依然是我跟嗜辣好友聚餐的首選,這些年來一直座無虛席,風味始終如一。必點菜式包括咖哩魚頭、以香蕉葉盛載的兩道素菜配傳統印度香飯Biryani或白飯,還有一大桶以黑扁豆粉製成的印度炸薄脆Papadam。我通常會點一客惹味的Mysore咖哩羊肉,對於在斯里蘭卡土生土長的我,它絕對是慰藉心靈的家鄉味道。



御寶閣潮州酒家 可說是我在新加坡最常光顧的餐廳,每當有外地朋友到訪,我亦必定在那裡款客。其宮廷式北京烤鴨是我這輩子嚐過最滋味的美食之一,令我成為常客。湯品和淋上豉油和蔥絲的酥脆筍殼魚亦是我的心頭好。這裡每道菜都能滿足口腹之慾,令我再三回味。

tang90246/Getty Images

tang90246/Getty Images
在新加坡,美食不一定所費不菲,因此要我只推薦一個小販攤頗有難度,但我的首選一定是芳林巴剎的大華肉脞麵 。雖然老闆的兄弟另起爐灶(有說更勝一籌),但我初到新加坡時光顧的正是這間元祖店,自此我便對它不離不棄。每當想來一碗暖心的即食麵時,腦海自然會浮現摻合香醋、辣椒和炒豆芽的麵條,交織出鹹、酸、辣雜陳的滋味。雖然這裡總是大排長龍,但絕對值得等待。


雖說斯里蘭卡人品茶無 數,但來自台灣和中國內地的高山茶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白茶、黃茶、紅茶、烏龍茶和綠茶如此變化多端,但竟全部出自同一種植物,僅因發酵和乾燥步驟有別,風味已大異其趣,令人嘆為觀止。這裡有些茶品甚至如佳釀般,由80年代陳放至今。茶淵 貴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茶館,徹底顛覆我對茶的認知。享受舒心的泡茶儀式配以餃子等茶點,已成為我每日的習慣。


Podi & Poriyal 炮製的南印度菜,並非大多數非南印度人熟悉的味道,而是參照母親獨門秘方的家常小菜。我最初光顧時,店主年逾七旬的母親每天早上仍親自為菜餚試味。他們為熟悉的味道注入新煮意,素食餐單會定期輪替,菜式包括parotta千層薄餅配香蕉葉醬汁,以及佐以酸爽青芒果和新薯咖哩的大樹菠蘿印度香飯biryani,每次光顧都有驚喜。這裡的茶品亦相當可口。



人在獅城,晚上流連酒吧是指定動作。最近我常去由大廚Keirin Buck主理的Bar Bon Funk 。每當我在隔壁的Kotuwa餐廳值完夜班,就會到這裡點一杯Negroni血橙雞尾酒,再來一份加入刁草醃青瓜及自家製香腸的燻腸三文治,然後沉醉在頂級音響播放的動人旋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