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這道跨越國界的美食,在亞洲各地都有獨特風味。不論是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或日本,每個地方都為這款香料豐富的料理注入當地特色。香港咖喱以馬拉咖喱為基礎,椰奶比例則較高,令口感更柔和,辣度適中,更為迎合本地人口味。
回想我與港式咖喱的初次相遇,是在幼稚園一次大食會上。媽媽為我準備的軟滑咖喱魚蛋,裹上淡香的金黃香料醬汁,對孩子來說已是無上美味。
時至今日,咖喱魚蛋依然是我心目中最愛的街頭小吃。在芸芸小食店中,油麻地通達食店的魚蛋彈牙十足,醬汁濃郁香辣,每口都吃得滋味。
對初出茅廬的打工一族來說,價廉物美的茶餐廳碟頭飯是大家的家常便飯,但加上咖喱汁後,即成我的摯愛。灣仔新景園咖喱小廚的咖喱豬扒飯,更是箇中的佼佼者。分量十足、外脆內嫩的豬扒,以及入口鬆化的馬鈴薯塊,搭配微辣開胃的咖喱,好吃得讓人欲罷不能。
當想轉換口味時,一碗咖喱湯麵便成了上佳選擇。中環九記牛腩之所以大受遊客歡迎,自然有其原因。此店的咖喱牛筋腩伊麵聞名遐邇,肥美的牛肉和軟滑的麵條完美吸收了濃郁的湯汁,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港式咖喱的魅力不僅在於其獨特風味,更在於它可以迎合各種年紀和階層的百搭本質。每次吃港式咖喱,彷彿都在提醒我,香港也如這道美食一樣包容多變,同時不失本色,讓我為身為香港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