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精緻的馬來西亞美食佳餚魚貫上桌,令我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侍應上菜時,耐心地為我們介紹每一道菜餚:頭盤為地道馬來西亞小食karipap(咖哩角),造型卻改成包裹著香濃咖哩芝士的馬鈴薯脆筒,上面灑上少許金箔和咖哩葉;接著是用真空低溫烹調的雞肉,產自馬來西亞西部、鄰近怡保的小鎮美羅,肉質鮮嫩,再佐以馬來西亞東部文冬薑磨製的青醬;甜品並非慣見的糖炸香蕉,而是呈玫瑰造型的香蕉脆餅,它以一球煉奶雪糕墊底,再灑上花生碎和芝麻。
此時,雞尾酒Kopi-O-Tonic隆重登場,它冒出陣陣帶有斑蘭葉香的輕煙。這款雞尾酒以氈酒混合咖啡,特別為了在那個周末舉行的East Imperial Gin Jubilee 氈酒節活動而調製。
我們正置身在新派休閒美食酒吧Beta 中,品嚐共十道菜餚的馬來西亞嚐味套餐。餐廳位於吉隆坡市中心,只選用馬來西亞各州各地的農產品入饌。我接觸馬拉菜的主要方式是光顧當地小販,因此在這裡竟然品嚐到路邊熟食攤檔的風味,讓我喜出望外。
如此出乎意料的效果,正是Beta行政主廚譚志庭的初衷,他表示:「馬來西亞人普遍認為,如果沒有鵝肝、松露,或者布雷斯雞等昂貴的法國雞,就不算是高級餐飲。我最喜歡聽到客人說他們從沒想過我們能烹調到既與別不同又充滿馬來西亞特色、並勾起他們兒時回憶的菜式。」
要改變固有的思維並不容易,但與譚志庭志同道合的大廚和美食家,仍然堅持利用馬來西亞豐富的食材,為吉隆坡餐飲業開闢出美食新境界。
在2009年開設食評網站Eat Drink 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