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優哉游哉地倚在船上的沙發,眼前一艘小艇掠過。艇上的遊客擠作一團,全部穿上救生衣,看上去就像在艇上困了大半天。我雀躍地朝他們揮手,換來的卻是一道道羨慕又妒忌的目光。為何他們這麼生我的氣?揮手回應或報以微笑並非難事。最後我只好裝作沒看見,繼續呷著冰凍啤酒,欣賞前方壯麗的日落,我的船沿著迷人的湄公河,由泰國的金三角地區前往老撾的琅勃拉邦。
其實我也明白他們的心情,易地而處,如果是我擠在那艘小艇上,碰到如此愜意的遊客也會不期然心生怨氣。與其說我身在遊船上,不如說是一間浮游在河上的巨型別墅來得更為貼切。這棟別墅共有兩間大型睡房,各有淋浴間及空調,另外還有供人享受日光浴的甲板、餐桌和客廳,當然還有Wi-Fi無線網絡。此外,我不但擁有私人管家、廚師和一個身兼按摩師的房務員為我效勞,而且更能全天候享用美酒佳餚,簡直猶如天堂般享受。
Credit: Taylor Weidman
這艘名為Gypsy 的豪華遊船,由河上遊船豪華公司Mekong Kingdoms 營運,它專營湄公河的水上遊覽行程。自古以來,湄公河上不乏沿河遊覽泰國、老撾、越南、中國、柬埔寨及緬甸六國的遊客。今日的旅客則主要乘搭快艇和人頭湧湧的大型遊覽船,而像我享受如此私人和奢華的遊河之旅,實屬難能可貴。
我這次三天遊的導遊Tou表示:「這確實是史無前例的體驗,因為一般遊船約有20個船艙,Gypsy就只有兩個而已,所以我可以為遊客提供更個人貼心的服務。」湄公河陪伴著Tou成長,因此他十分清楚這條水道的重要性,畢竟河水不但提供食物、水源及航運路線,更養活了沿岸過百萬居民。
Credit: Taylor Weidman
在泰北的清萊就是個好例子。這裡是我展開河上之旅的起點,旅客可由清邁乘車或在曼谷乘搭短途飛機前往當地。清萊是通往接壤泰國、老撾和緬甸的金三角的大門。1920年代,這裡有大量農地種植鴉片,收益佔當時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兩成半。當時鴉片交易以公斤為單位換取黃金,令這個地方惡名昭彰,更被冠以金三角之名。後來,已故國王普密蓬決定禁止鴉片,並於1960年代成立了Royal Project Foundation計畫,鼓勵山區部落和農民栽種蕃茄及蘑菇等糧食,由此展開持續多年的有機食物運動。
在展開河上之旅之前,我下榻於金三角安納塔拉度假村 ,度假村經理Gauderic Harang表示:「Royal Project計畫空前成功,培育出質素超群的有機農產品,我認為 清萊絕對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烏布。」烏布在印尼峇里,被群山圍繞,是以瑜伽旅遊見稱的度假勝地。
Credit: Taylor Weidman
度假村同時與非牟利組織合作,營救於非法伐木場、街上或大象表演團的大象,並支持馴象師及其家人的生計。住客在此可以與獲拯救的大象散步,以及幫牠們洗澡。Gauderic Harang表示:「這裡有一頭特別愛在河裡洗澡的大象,有次牠決定沿河游至緬甸,我們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把牠帶返營地。不過作為遊客,就可以利用我們安排的交通,在一天內體驗金三角三國文化,非常便捷。」
離開度假村後,我正式登上遊船。湄公河沿岸有很多村落,如水位許可的話便可以靠岸,到訪當地感受風土人情,而部分村落早已習慣接待遊客,更有攤販售賣蠟染紡織品、服裝和老撾威士忌等。可幸Tou亦樂意向我介紹其他鮮為人知的景點。一晚,我受到Ban Khoc Kham農村村民的熱情招待,他們不但向我誦唱和送贈許多手繩,更讓我品嚐炒田雞和跟村內老人競飲烈酒。
Credit: Taylor Weidman
不過最有趣的還是嘗試使用當地的魚網,親手捕捉早餐。村民捕魚看上來好像很輕鬆,只需迅速撒網就是了。不過很明顯,我沒有當漁夫的料子,但這個活動讓我親身體驗到當地人生活和傳統習俗。
當我繼續行程時,看到湄公河上有不少工程正在興建橋墩、堤壩、甚至是賭場,而當遊船慢慢駛近寺廟林立的世界文化遺產琅勃拉邦鎮時,工程的規模更見浩大。這些堤壩工程逼使部分村民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而老撾政府為了鼓勵部落遷徙,在新發展區興建不少醫院和學校,不論此舉是好是壞,亦象徵著老撾正積極發展。
Credit: Taylor Wei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