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絕非西方獨有的節日,環顧全球各地,基於不同文化和本土風俗,不同地方慶祝聖誕的方式亦各異其趣,不過,核心主題總是離不開美食和與家人歡聚。以下為你介紹亞洲多地最有特色的聖誕傳統活動,例如大啖肯德基炸雞桶,以及參與長達九日的教會彌撒。
Credit: 123RF
南韓有接近三分一人口信奉基督,加上歲末時值嚴寒有雪的天氣,要在當地過一個富節日氣氛的白色聖誕並不困難。聖誕是南韓的法定假期,讓當地人可悠閒地與好友親朋歡聚慶祝。說到韓國的聖誕大餐,當地民眾喜愛以地道美食取代西方應節食品,例如燒牛肉及韓式拌雜菜炒粉絲,當然少不了大量泡菜。
至於當地人口中的「聖誕爺爺」,亦有別於傳統一身紅色衣飾,而是穿上綠色或藍色長袍,有時還會戴上古代王朝由貴族穿戴的「黑笠」高帽。在首爾的佛廟曹溪寺,每逢聖誕節會擺放聖誕樹模樣的大型花燈應節,象徵不同宗教融洽共處。
Credit: iStock
印度節慶素來以繽紛活力見稱,聖誕亦不例外,全國各地均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慶祝聖誕活動,不過最奪目的還是有廣大天主教徒聚居之地,例如果阿邦。不論是當地教堂、市集還是家居均會悉心佈置,極有節日氣氛,就像在家家戶戶之間高掛的巨大星形紙燈籠,便讓大街小巷成為名副其實的「星光大道」。
當地人最常於平安夜享用聖誕大餐,豐盛的佳餚通常有印度香飯、咖哩燉肉,以及一系列統稱「kuswar」的果阿邦餅乾和糖果,供各人分甘同味。晚餐過後,當地的基督徒會到飾滿聖誕花及蠟燭的教會出席子夜彌撒。聖誕老人在當地被暱稱為「聖誕爸爸」,同樣肩負向小孩子送上禮物的任務,但據說印度聖誕爸爸乘坐的並非傳統的馴鹿雪橇,而是馬車。
Credit: 123RF
菲律賓漫長的聖誕節節期可謂冠絕全球。商店林立的街道有不少期間限定店湧現,售賣各式各樣的節慶裝飾,而早於8月起,店鋪已紛紛播放聖誕歌增添節慶氣氛。當地的官方聖誕節又稱「Ber Months」(因為9月至12月的英文均以「-ber」結尾),從9月1日便開始倒數,一直延續至1月初的主顯節才圓滿結束。
菲律賓是亞洲第一大天主教國家,在聖誕節到臨前,當地人會參加長達九日的彌撒,並於平安夜以「雞鳴彌撒」作結。慶祝聖誕的活動完結後,民眾會打開家中門户,與親朋及前來送上祝福的鄰居共享聖誕大餐,品嚐菲律賓烤乳豬及椰絲糯米糕。至於當地最受歡迎的裝飾,則非掛在竹枝上的七彩星形燈籠莫屬,據說這燈飾是象徵引領東方三博士尋找聖嬰耶穌的星星。
Credit: iStock
日本人也同樣陶醉於家喻戶曉的經典聖誕金曲,享受冬日的節慶氣氛,但除此之外便與西方傳統「各走各路」,就連經典火雞晚餐也得退場。多虧1970年代在全球舞台極為奏效的宣傳企劃,日本家庭會在這大日子共享一桶桶肯德基炸雞。聖誕應節食品方面,輕盈鬆軟的淡忌廉士多啤梨海綿蛋糕取代了厚實易膩的聖誕布甸,成為這個佳節的主角。
日本人亦有交換禮物的習俗,但往往只是情侶之間在平安夜進行。平安夜在日本被視為一個浪漫節日,在當地人眼中有如情人節。
主頁橫幅圖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