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月儼如一場創意慶典,匯聚奢華派對、動人表演,以及遍布全城的精彩藝作,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名師和收藏家來港參與。其中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3月最後一周盛大舉行,屆時將展出來自全球各地的傑作 ,成為是次盛事的重頭戲。我們為此專訪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兼國泰航空鑽石卡會員樂思洋,深入了解此即將揭幕的藝術展覽,以及城中不容錯過的藝文活動。
由2012年展會以「藝文香港」之名問世,到2022年我出任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我個人一直見證著藝術展蛻變成長,最終躍升成為亞洲藝壇盛事。對於即將舉行的展覽,我更著眼於轉型突破。巴塞爾藝術展在亞洲已邁向第二個十年,是時候重塑世界對當代亞洲藝術的印象。
Credit: G.O.D.
Credit: G.O.D.
每個藝術展都別樹一格,能反映主辦城市的文化脈絡。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旨在展現亞太地區的多元文化。是次展會匯聚42個國家和地區共240家畫廊參與,當中過半數來自亞太地區,足見我們致力提倡亞洲藝術。與此同時,我們亦竭力開拓嶄新藝術視角,今年樂見有23家新晉畫廊加入,分別來自科索沃、危地馬拉、尼日利亞、南非、印度、澳洲以及大中華地區。
我們更與香港及亞太區有重要地位的機構合作,攜手打造精彩節目(詳見下文)。
Shin Min,《Downward Facing Dog Yoga for Mcjob》,2014年,麥當勞薯條袋、發泡膠,308 x 200 x 153厘米。鳴謝藝術家。
Kayode Ojo,《Black Tongue New Year’s Ever (New York)》,2024年,C-print拋光鋁框,120 x 180 x 4厘米。鳴謝藝術家及柏林Sweetwater畫廊。
Saju Kunhan,《11th May 1980 Wedding Day #1》,2024年,圖像轉印、塑膠彩顏料、黃銅鑲嵌及漆於回收柚木,213 x 152厘米。@Saju Kunhan 2024年。鳴謝藝術家及孟買Tarq畫廊。
我們很榮幸今年展會新設了「美高梅藝術探新獎」。該獎項為有份參展的新晉藝術家而設,入圍的藝術家均會於「藝術探新」展區亮相,包括倫敦P21畫廊的 Shin Min、柏林 Sweetwater 藝廊的Kayode Ojo,以及孟買Tarq畫廊的 Saju Kunhan,觀眾萬勿錯過。展會期間,大會將於美高梅展廳公布獲獎名單。
我們首次與本地獨立藝術機構Para Site藝術空間 合力籌辦「光映現場」。Para Site藝術空間行政總監曾明俊屆時將率領旗下新晉策展人,為電影注入新活力。
Ho Tzu Nyen,《Night Charades》,2025年。由M+與Art Basel聯合委託,瑞銀集團呈獻,2025年。鳴謝藝術家。
Lu Yang,《DOKU the Creator》。鳴謝de Sarthe畫廊。
Credit: M+ Hong Kong
保羅.塞尚,《Apples and Biscuits》,約1880年,油彩畫布,45 x 55厘米。<sup>©</sup>GrandPalaisRmn(橘園美術館)/Hervé Lewandowski。
前衛作品及文化體驗可謂遍及全城。我十分期待一睹Monster Chetwynd 為香港太古廣場而設的裝置《Lanternfly Ballet》。這是第三年與太古地產合作呈獻的場外活動。作品以蛻變為創作靈感,融合雕塑與表演,活靈活現地呈現昆蟲百態。
公眾項目方面,巴塞爾藝術展將第四年與M+及瑞銀集團合作,帶來M+幕牆作品《戲夜尋謎》。該作品出自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之手,致意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現在只要漫步維港海濱,便能一睹作品成果。此外,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