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沙灘及海浪對我招手,只是原來我一直對滑浪存有謬誤,黎雅婷表示:「很多人都以為夏天是衝浪季節,其實只限於刮颱風的時候;真正的浪季其實是冬天呢!」這位滑浪教練足跡遍佈全球,更為了追風逐浪而辭掉倫敦的工作,可謂全職「浪」人。
全球的滑浪手早已視滑浪為生活一部分,並非一種運動如此簡單。他們不但熟知海洋及天氣的脾性,更追求健康簡單的生活,並且勇於征服恐懼。
石澳大浪灣是滑浪手聚首的地方,話題都離不開衝浪。黎雅婷任職設計的男友黑仔滑浪長達17年,並跟友人創立專為召集香港滑浪愛好者並推廣滑浪的群組3SoulSurfer,他道:「我們都會互相交換海外滑浪資訊,以及香港當天哪些地方適合滑浪,就連滑浪板的設計也會研究一番呢!」
他們無不希望香港的滑浪文化能夠改善,並慨嘆縱然刮颱風時的海浪最適合滑浪,大眾及政府卻視之為危險行為。再者新手亦常對基本滑浪規矩不太熟悉,黎雅婷道:「譬如每一個浪通常只限一人去滑,因此大家必須排隊輪流去滑,這才能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她表示講解規矩的責任落於導師身上,因此選擇稱職的教練亦非常重要。
不過這些困擾滑浪手的事情,只消一個好的浪潮就能盡洗一空,像五年前接觸滑浪的音樂學士王梓豪,就認為滑浪有助放鬆身心:「滑浪最好的地方是能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而且在海上能給我一刻平靜,忘卻日常煩惱。」
主頁橫幅圖片:Calvin 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