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是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慶祝活動,而大家都總會在香港各處目睹多隊醒獅團在敲鑼打鼓,熱鬧地慶祝新春(實際日期視乎每年農曆而定,通常在西曆1月尾至2月初)。如此盛況空前的情景,可能會令人以為這個中國古老傳統在香港的發展可謂如日中天吧,不過姜氏金龍醒獅團 的總教練姜偉池卻跟我透露:「其實香港真正的專業醒獅團估計最多只有約十隊。」
因父親開武館的關係,姜偉池早於三歲便接觸武術,至今出道30多年,堪稱現時醒獅世代的牽頭人。他以現代的思維去營運武館,並表示:「從前武館師傅的想法比較封閉,就算是自家徒弟也不會把一生所學傾囊相授。不過今天我們可以透過親自面授或互聯網跟世界各地的獅隊分享我們所知,就如這個訪問,在過去根本沒可能發生。這樣的發展是一件好事,對香港尤甚。」
出道十年的張家班金龍醒獅團 創辦人張漢峰同樣見證舞獅這些年來的轉變:「我當時所學的可謂非常傳統,後來我發現其實舞獅能夠有更多發展,因此我創辦了張家班。從前有很多東西都被傳統規限,如獅頭顏色太過繽紛不行,跳梅花樁又不行,非常多制肘,有點身不由己。」
其實我們大致上可將舞獅分為硬橋硬馬的傳統舞獅及具觀賞性的新式舞獅,以後者目前較為人熟悉,把舞獅功架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賞心悅目。姜偉池不諱言:「我認為舞獅就是中國的極限運動。他們的體能操練非常嚴謹之餘,舞獅團隊的成員更是缺一不可,因此找後人來延續是有一定的難度,可幸現在我們不同醒獅團能攜手合作將舞獅傳承下去。透過我們在學校的推廣及參加國際性比賽,我相信香港舞獅日後的發展必定更加蓬勃。」
本文於2017年2月發佈,並於2019年11月更新。主頁橫幅圖片:Calvin 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