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在什麼也看不到的情況下飛行,是一件十分安全的事。飛機裝置了雷達,可以「視」物,而飛機飛行的情況,則由航空交通控制員以數碼方式監控,令飛機維持在安全的高度,並且與其他飛機保持安全的距離。不過這一切都是在空中時的情況,在濃霧中降落卻是另一回事。
國泰航空航線運作經理兼空中巴士波音777機長James Toye說:「不過在地面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在控制塔內進行的地面控制都要靠視覺來進行,如果你看不見飛機,就很難指示它們如何滑行。」
濃霧出現,就會將一切事情的步伐拖慢,包括影響飛機降落的效率(或稱為「流量」)。Toye補充道:「在香港,若是天朗氣清的白天或晚上,飛機可以50節(時速90公里)的速度在降落後迅速離開跑道。」
「在能見度低的時候,我們關心的並非如何迅速離開跑道,而是找出轉往滑行跑道的位置。我曾經遇過能見度低到只可見到前面數盞燈的情況,而每盞燈的距離是20至30米。尋找參考點時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必需慢慢進行。我通常以最多達30節(時速55公里)的速度滑行,在能見度低時就會減至10節(時速20公里)或更慢。」
公司明文規定,飛機於能見度低時降落,必須使用可與機場的儀表著陸系統互相交流的自動系統操作。儀表著陸系統是安裝於跑道盡頭的一組金屬管,可發出無線電訊號讓飛機跟隨。另一方面,跑道視程儀每15秒就會測量光線的強度一次,機場會將這些數據傳送出去,讓飛機師獲得充足的視覺參考資料,例如是否見到跑道及跑道上的燈光,以便進行降落。
雖然大部分機場均配備了應付濃霧的安全設施,但有些設施的功效比其他設施更勝一籌。台北桃園國際機場設有低能見度的專用滑行跑道,它們的轉彎位比較少。不過即使如倫敦希斯路機場,已經對濃霧習以為常,但是由於飛機降落的數量非常大,一旦碰上大霧的情況,飛機降落的效率很快就會下跌,對機場運作造成干擾。
香港國際機場並非經常會受濃霧影響,但有時會出現局部地區性的濃厚雲層,飛機就要轉飛40公里外的澳門。不過情況可以更壞,Toye說:「例如阿德萊德就沒有應付低能見度的設施,如果出現濃霧,就可能要轉飛墨爾本。」
主頁橫幅圖片:Moment RF/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