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M+的特別展覽「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所展出的名師設計服裝和大型壁掛藝術裝置讚嘆不已,讓我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場展覽是由國泰支持的項目。
《致敬宋懷桂女士》(2010),模特為杜鵑
Credit: 鳴謝約翰—保羅•皮特魯斯
身穿皮爾.卡丹晚裝的宋懷桂,坐在北京馬克西姆餐廳內,攝於1985年
Credit: © 楊凡
身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的指定旅遊夥伴,我們將在未來三年與西九文化局緊密合作,為香港帶來更多世界級的藝文體驗。
Credit: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Credit: M+ 攝影:Kevin Mak © Kevin Mak 圖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我們將致力透過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院、戲曲中心等設施,扮演推動香港藝術文化產業的重要角色。從接載百老匯演員來港或把才華橫溢的香港表演者送到海外演出,以至妥善運送藝術大師傑作,我們很慶幸有機會協助本港及海外的藝文活動建立連繫,鞏固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文化樞紐及中西薈萃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地位。
Credit: M+ 攝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圖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2023年7月,我們正式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締結夥伴關係,並促成M+的特別展覽「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我們很高興今年可以繼續與西九緊密合作,推動藝術文化交流,攜手讓香港的國際文化形象更上一層樓。
以下是即將舉行的2024年精彩活動預告,記得在日曆記下這些日期,屆時前往參觀。
日期:3月24至26日
今年3月,西九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鑑賞家及畫廊經紀人蒞臨參與「香港藝術月」,充分展現藝術創意的豐碩成果。國泰支持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3月24日至26日舉辦「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 」,吸引數以百計藝文界翹楚聚首一堂。參加者可聆聽環球專家對不同藝術文化議題的精闢見解,包括數碼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世界各地文化區和博物館的未來發展等。
Ephemeral(2022年於澳洲坎培拉展出)
Credit: 圖片由Atelier Sisu提供
日期:3月16日至4月7日
這項為期三個星期的表演藝術節 包羅萬有,證明藝術沒有年齡界限,男女老幼都能找到感興趣的活動,闔家同樂。首屆西九家FUN藝術節於3月16日至4月7日舉行,在西九文化區不同地點上演超過150場藝術節目,包括巨型幻彩泡泡藝術裝置《抱泡瞬間》、多媒體互動劇場、觀眾參與式表演、跳舞派對、粵劇文化工作坊等,定能吸引家庭不同年齡層的成員投入參與,加強社區連繫。
日期:即日起至4月11日
如果你尚未參觀這項千載難逢的展覽 ,緊記在展期結束前把握機會,到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近距離欣賞古典大師們的曠世巨作。這個於香港首度舉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繪畫藝術珍藏展覽,展出52件波提切利、林布蘭、莫奈、梵高和其他藝術巨匠的頂尖作品。欣賞這些傑作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亦猶如上了一堂藝術史核心課程,還可以順道親睹博物館內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絕代風華。
日期:6月28至30日
今年6月,令人熱血沸騰的霹靂舞、滑板、單線滾軸溜冰、街頭籃球、花式小輪車和自由飛躍等極限運動,將結合舞蹈藝術和現場弦樂演奏,在自由空間大盒的舞台上演出。這場由來自阿姆斯特丹的ISH Dance Collective帶來的人氣之作 ,將極限運動與舞蹈音樂共冶一爐, 展示精心編排、突破常規的當代表演藝術體驗。表演者於特別設計的舞台上,配合現場演奏的弦樂,於劇場空間内呈現自由躍動的街頭熾熱氣氛。
Credits: Irving Penn 貝聿銘 Vogue © Condé Nast, 1976
日期:6月29日開幕
建築發燒友請儘早預約參觀這場於M+舉行的回顧展 ,探索建築大師貝聿銘縱橫70年的輝煌事業。他最為世人熟知的作品包括巴黎羅浮宮金字塔、香港地標香港中銀大廈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你可透過此展覽了解貝聿銘的創作階段,以及建造城市地標背後的複雜過程。展覽共分為六大主題,透過草圖、模型、相片和檔案紀錄,當中不少為首度曝光,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築與我們日常生活千絲萬縷的關係。
馬里奧.賈科梅利 《我沒有手撫摸我的臉》 1961至1963年攝、約1971年印 法國國家圖書館,巴黎
Credit:© Mario Giacomelli Archives
日期:3月16日開幕
這是M+首個致力於探索攝影媒介的展覽,審視黑白攝影這個歷久彌新的藝術媒介。此特別展覽 是由M+和法國五月藝術節合辦聯合呈獻,並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共同策劃。現場可一睹170多位國際知名攝影師鏡頭下逾250幅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珍貴照片,以及30多幅來自M+館藏的作品。當中不少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更是首度在亞洲亮相,讓你從中探索攝影藝術的創作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