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Tran作為河內米芝蓮星級餐廳Gia的共同創辦人兼主廚,她有著一個使命。雖然她深愛越南多姿多彩的街頭飲食文化,卻相信越南美食的內涵遠不止於廉價速食,並希望世界各地同樣能認識該國美饌的魅力。
自學成材的Tran,憑藉初出茅蘆時在澳洲咖啡店和餐廳工作的經驗,於2020年開設Gia 。在一個高級餐飲寥寥可數的城市開設精緻食肆,無疑令人戰戰兢兢,然而Gia用了短短三年,就成為越南僅有四間米芝蓮星級食府的其中一家。Gia的成功在於能夠將傳統越南菜風味創新及昇華。以下是Tran在越南從北至南最喜愛的七間餐廳,它們秉持著相近理念,並同樣取得傑出成果。
這間與Gia僅一街之隔的咖啡店 ,同樣在疫情期間開業,因此我深知他們在創業初期所面對的種種挑戰。在我看來,Phin Bar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全賴他們在招牌滴漏咖啡(phin)中選用了優質的越南羅布斯塔咖啡豆,而非其他產地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此傳統的滴漏手法最能帶出本地咖啡豆的精髓,能泡出最好的越南咖啡,絕對值得一試。
團隊 懷著一個簡單的目標,就是替需要幫助的人籌集資金。為實現這個願景,他們決定開設 一家漢堡店。 Ngoam起初以網店形式經營,並定期舉辦期間限定店; 惟因大受歡迎,現已開設長期實體店,成為河內休閒餐飲界的一顆閃耀明星。他們的理念富啟發性,但要做到恰到好處卻絕不容易,既要將河內經典美食的精髓注入漢堡之中,同時更要不斷更新菜單,給予顧客驚喜。
Studios 是首間將美食昇華成為藝術的河內餐廳,曾在多個專業廚房中位居要職的世界級主廚Phuc Nguyen,為餐廳打造出耳目一新而又別富玩味的創意菜單。他將所有知識與經驗傾注菜式之中,精心展現出當代越南料理大膽新奇的一面,例如自家製蛋麵配方格星蟲乾,便是我個人最愛的菜 式之一。
我喜愛Si Dining ,因為它證明越南同樣能夠製作出當代國際美食,絕不遜於其他地方。坐落於峴港漢江畔,雖屬意式餐廳,卻巧妙在菜品中融入細膩鮮明的越南元素。 主廚Alessio Rasom對峴港料理瞭如指掌,擅長運用烹調知識,將季節變化注入每天更換的菜單之中。
如果你身在會安,Mùa可說是必訪之地 。創辦人兼主廚Tru Lang曾在世界各地的知名餐廳工作,擅於利用當地 時令食材,不斷為其嚐味菜單推陳出新。菜單的招牌菜,如從附近園圃取材的新鮮香草春卷,及迷你甜品越式 法包配花生果仁糖,均予人真正極致的滋味。餐廳更與得獎酒廠平和酒造合作,推出由越南米釀造的清酒,與美饌共嚐,更顯相得益彰。
環境溫馨雅致的Little Bear ,是與摯友共享美食的理想地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廚會糅合當代的烹調手法 處理多種本地食材,創造出獨特的滋味,當中包括墨魚配絲翠奇亞芝士,以及蝦他他配芥末葉。團隊虛心專業的 態度亦是餐廳的亮點,食客每次到訪都留下深刻印象。
在The Pi,你總能於吧台後找到創辦人兼老闆Chun Chun 的身影。她從事酒吧的研究及開發工作達九年之久,因此培養出獨特的個人品味。有別於暗黑風格的酒吧,The Pi的環境清新明亮,大膽地採用藍白色調作為店內裝潢,營造出讓人賓至如歸的氛圍,彷彿是越南數十年來平民化酒吧與咖啡館的現代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