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國泰航空

    空中畫廊︰與混合媒介藝術家張馨儀對談

    她以橡皮擦和報紙為創作媒介,發現事物能轉化的可能性
    Gallery in the skies artist, portrait of Sophie Cheung
    Credit: Mike Pickles

    觀看混合媒介藝術家張馨儀 示範創作的過程,有一點行為藝術的況味,只見她抓著一塊白色橡皮擦在報紙上用力擦拭幾下,報紙上的油墨便染到雪白的橡皮擦上,沾上一抹斑斕色彩。她把一塊塊染上油墨的橡皮膠整齊排列,砌出一幅圖案錯落有致的畫作。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poster

    「藝術創作讓我找到力量。」張馨儀說,她在香港土生土長,以「轉折」來形容自己的藝術旅程。雖然她自小便喜歡畫畫,但最初並沒有立志要成為藝術家。成年後,她從事殘疾人權倡議的工作整整十年,跟進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實施。

    她表示:「當時我向外要跟很多人和事打交道,生活沒有安穩的感覺;直至我再次修讀藝術,調整生活重心,轉向專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藉創作建立起表達自己的語言,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Photographed from the front, Sophie Cheung's artwork hangs on the wall.

    Credit: Mike Pickles

    Photographed from the side, Sophie Cheung's artwork hangs on the wall.

    Credit: Mike Pickles

    她創作的藝術品會加入國泰航空「空中畫廊」系列,於波音777-300ER客機商務艙展出。其兩幅作品分別是《擦拭新聞:天橋底下,屬於石頭與植物的時間》1及2,構圖取材自她家附近天橋下的風景。

    她解釋創作靈感時說:「那道天橋下是一個公園,當中有不少巨型石頭和植物,大石和地面的鵝卵石排列有致,就像是一條凝固了的河流。在這兩幅作品中,天橋下的植物和石頭是一氣呵成的,它們一同生長和呼吸。」 

    她續說:「我們常說『摸著石頭過河』,形容人經歷不確定的情況一步步向前走。我作品中的石頭和植物就是象徵人生經歷的困難,香港人常常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面對挑戰,不過最終會找到自己的路。我刻意在作品留白,把白色部分做成石頭、雲朵或者是水窪的形狀,給予觀眾想像的空間。」 

    A close up of CPA book

    Credit: Mike Pickles

    Sophie Cheung checking on her product

    Credit: Mike Pickles

    A close up of a blue book

    Credit: Mike Pickles

    在創作的構思階段,張馨儀造訪太古歷史檔案中心了解國泰航空的歷史。對顏色擁有敏銳觸覺的她,注意到國泰航空自1946年成立至今在用色的轉變,例如60年代國泰飛機機身和標誌是墨綠色,現今則變成國泰標誌的翡翠綠色;又或者機艙服務員的制服,由過往的深藍色和寶藍色演化成現時的紅色,這些轉變都讓她很感興趣。因此她用橡皮擦擦拭報紙創作這兩幅作品時,主要都是選取近似上述顏色的報紙油墨來採色。 

    驟眼看來,橡皮擦和報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物件,然而張馨儀卻認為兩者有一個共通點:「報紙的存在就是介乎昨天的新聞報道和今天的刊印出版中間,而橡皮擦亦是介乎擦走和保存(油墨)中間。」

    「我很喜歡探索這些似乎毫不相關但原來存在共通點的東西,藉著這種創作方式處理內心的紛擾或者矛盾。」 

    A photo focus on Sophie's hands

    Credit: Mike Pickles

    A rectangle object on the table

    Credit: Mike Pickles

    她進一步解釋:「我用擦拭報紙新聞這個動作將橡皮擦和報紙串連在一起,探索它們的『中間性』,橡皮擦既是擦走報紙上的油墨,同時亦在吸取報紙油墨採色作畫的過程,這個現象很神奇。」 

    在她眼中,橡皮擦非比尋常,她曾在補習社和兒童畫室工作,經常看到一堆堆被小孩用過並在表面亂畫一通的橡皮擦。而它們本來質感柔軟,擦久了就會變得像石頭般堅硬,這些特性都吸引著她注意。後來她偶然發現,橡皮擦除了能吸取鉛筆石墨因而擦走紙上筆跡外,還可吸收報紙的油墨。 

    張馨儀在擦走顏色與採色作畫的矛盾中創作,可說是求同存異,更讓她發現事物轉化的可能性:「在擦拭報紙時,我發現報紙的油墨色彩會有不同的轉化,例如它會變成一些如植物或護土牆這些大自然和城市的顏色。」

    A photo shows details of an artwork

    Credit: Mike Pickles

    Side view of Sophie Cheung looking at her artwork.

    Credit: Mike Pickles

    工業用的油墨在她的巧手妙思下化作其他事物,這種創作上的可能性對她而言饒富趣味。更重要的是,把油墨擦走跟吸取油墨本身雖然存在矛盾,但兩者卻透過擦拭報紙同時發生並消解,讓她體會到不論是負面還是正面的事物,其實都會有轉化的可能。她沉思一下說:「就像銀幣有兩面,也許有些所謂的『矛盾』本身並非對立,只是我尚未發掘到它的另一面而已。」 

    張馨儀期望來自世界各地的乘客在飛機上看到她的作品時,除了能欣賞香港這道城市天橋下的獨特風景,亦會思考作品的含義,或想想如何在表面上矛盾的事物中尋求化解的方法。 

    她表示以前從事殘疾人權倡議工作時,深深體會到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能夠肯定自我價值的方法。

    A portrait of Sophie Cheung

    Credit: Mike Pickles

    她表示:「當我踏上藝術之旅後,便明白藝術就是一個探索自我的方式,我的藝術生涯今年已踏入第七年了,」她頓一頓,微笑著續說:「有時會有不認識的人走過來跟我說,看了我的作品深受感動因而流淚。」 

    「透過藝術創作,就能把人與人的心靈連繫在一起。」 

    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