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國泰航空

    福建的新文化景點

    位於華南福建省的廈門市,是一個令潮流達人為之鍾情,上一代引以為傲的好地方。在芸芸中國城市當中,廈門以多種方式保存傳統而贏得讚賞
    Tree blooming with bright pink flowers along a pavement
    主頁橫幅圖片: ImagineChina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廈門

    我身處廈門鐵路文化公園,一個沿著棄置的火車軌道改建而成的綠色空間。當我拿著相機到處拍照時,一位老婆婆走過來,指著地上的紅黑地磚對我說:「這是閩南傳統的『燕子磚』,現代人都不再用了,我年輕時可是很常見的呢。」地磚上的人字形圖案看似燕子的剪刀形尾巴,而婆婆說話時帶著濃厚的閩南鄉音,我仔細地聽,看著這重新鋪上的鐵路地磚如何靜靜地訴說從前的故事。

    港口城市廈門瀰漫著濃濃的懷舊情懷,儘管數十年來,遊客多會慕名前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鼓浪嶼,但他們亦可在市中心尋找到歲月的痕跡。

    Train tracks and pavement under thick trees

    Credit: Quanjing

    廈門鐵路文化公園就是其中一個引人入勝的景點。這條舊鐵軌建於1953年、長約4.5公里,從思明區的和平碼頭延伸至市中心,當年是為了方便廈門市沿海中心地區的居民去廈門站,再前往其他城市而建。隨著廈門城市蓬勃發展,居民不再需要這段鐵路,因而宣告關閉,退出廈門居民的生活舞台。不過它的生命並未消失,反而扮演起串連遊客與居民日常生活的角色。

    荒廢的鐵軌經過整修之後,在2011年重新開放,雖然沒有火車通行,但鐵軌沿線經過金榜公園、萬石植物園、虎溪巖、老城區、鴻山公園等廈門主要景區,貫穿城市的心臟地帶,這個呈帶狀的公園成為鬧市之中的淨土,隔絕了馬路上熙來攘往的汽車。

    Underground tunnel with yellow lighting

    Credit: Quanjing

    鐵軌的部分路段鋪上木棧道,方便人們在路軌旁散步、欣賞沿途風景。大部分路程不用經過馬路便可由一個小區走到另一個小區。難得的是這裡沒有出售紀念品的商店或其他商業活動,保留了寧靜悠閒的氣氛。公園內種滿了代表廈門的三角梅,與花樹下看書的人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濃密的樹蔭遮擋了刺眼的陽光,老太太手上挽著剛從市場買來的菜,沿著路軌緩緩地前進,幾對年輕的父母帶著小孩在路旁玩耍。

    廈門的老一輩記得燕子磚,但對39歲的舊物倉主人楊函憬來說,另一種引人入勝的物品更能代表這座城市,他說:「對我來說,花磚是最令我著迷的廈門回憶。」他在2003年已經開始收集廈門的生活舊物。他對舊東西一見鍾情,因為它們都記載著毫不起眼的生活歷史,這些東西通常都是當大家擁有時不會特別珍惜,但當它們慢慢從日常生活中淡出的時候,卻格外令人懷念。在2005年,楊函憬在南華路見到花磚。

     

    Empty room with tables and chairs

    南華路是廈門昔日其中一條華僑新村,百多年前,不少來自廈門及閩南地區的華人為了尋找生計,千里迢迢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南洋地區,由最初當礦工、苦力、茶園雜工謀生,存了一筆錢後從商、買橡膠園、做貿易,不少人憑著堅毅精神,終於在南洋發跡。閩南人對歸根的觀念甚重,他們致富之後不僅會寄錢回老家,改善家人的生活,更於50年代在僑鄉的呼召下,紛紛回國改建祖屋,引進帶有南洋風味的建築。當時所建的房子多是鋪上漂亮花磚的美麗洋式大宅。

    楊函憬邂逅了洋式大宅,也愛上了花磚。眼見廈門發展迅速,新派設計取代了花磚,房子陸續拆掉後,舊東西也一一消失,觸發起他收集花磚和舊物的念頭。十年間由最初數十片老花磚,逐漸收集到25,000片、重量超過30噸的花磚,更因此多次遭房東拒租,擔心花磚會壓垮房子。

    tile pieces stacked on eachother
    Tile wall

    經過多番輾轉,曾以華新路的老別墅作為倉庫,最後他在思明區的工業區開設舊物倉。由最初存放和賣舊物,到後來添置讓人在這裡親自下廚招待朋友的廚房;再慢慢開展了承傳民間手作的生活美學院,以及懷舊照相館等。

    我在這間位於華美空間文創園的舊物倉內,看到一條以舊花磚砌成的花磚隧道,由此見識到花磚的魅力。庭院裡堆著許多從廈門的學校收回來的木椅,看起來就像學校的小禮堂。舊物倉其中一位負責人豆子說:「曾經有位本地客人在這裡認出一張椅子上面的塗鴉,發現是他小時候在學校坐過的椅子,很有感觸,於是把椅子買回家。」舊物倉還自家設計了一些花磚的精品,吸引年輕一代的興趣。

    Building exterior surrounded by trees

    在廈門的華新路,你可以體會到混合了廈門老房子的懷舊氣息,以及吸引新一代文青的藝術氛圍。這個優美的小區也是新婚夫婦拍照的熱門地點。幾條氣氛閒適的小街,位處鬧市一個小山丘上,除了數家咖啡店、書店和旅館,就是洋式住宅。我每次到廈門都會造訪楊函憬開的32/How,這間咖啡店坐落在老別墅內,地面鋪著漂亮的老花磚。店內有專業的咖啡師,房間裡也用了各種舊物作為裝飾擺設,呷著一杯手沖咖啡,讓昔日的情懷瀰漫在空氣中。

    旁邊有一間名字很特別的書店,叫做「不在書店」,樓下賣的是店主挑選的新書,二樓則是一個小規模的圖書館,店內還能找到少量英文書。在老宅寧靜清雅的小房間,選一本喜歡的書慢慢閱讀,無論是關於廈門或是關於歷史的書籍,抑或一本有關歲月時光的散文,你可以從氣氛、文字和感覺慢慢細味。

    舊物倉的豆子最後道:「我們的城市發展得很快,有些東西如果我們不珍惜,它們就會完全消失。我們慶幸廈門依然擁有這些小空間,讓我們將正在流逝的珍貴時刻保留下來。」

    本文原於2018年5月刊登,並於2020年8月更新

    更多靈感

    廈門旅遊資訊

    國家 / 地區
    中國內地
    語言
    普通話
    機場代碼
    XMN
    貨幣
    RMB
    時區
    GMT +08:00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國家 / 地區
    中國內地
    時區
    GMT +08:00
    貨幣
    RMB
    機場代碼
    XMN
    語言
    普通話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