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商務協助與支援通告中心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國泰航空
    通告中心
    希望拯救海洋的人
    Craig Leeson談論他拍攝的塑膠廢物紀錄片
    Still from Craig Leeson's film about plastic in the ocean

    當我們與電影人在香港上環的辦公室見面時,他滔滔不絕地陳述許多統計數據。

    其中有些數字頗令人震驚:美國每天使用和丟棄的飲管高達5億支。每一件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平均使用時間僅為15分鐘。

    由於關心塑膠所造成的問題,促使他拍攝環保紀錄片《A Plastic Ocean》,本片即日起至11月在國泰航空的航機上播映。

    這部紀錄片花了四年時間拍攝。導演Leeson是來自塔斯曼尼亞的資深記者,他的攝製隊包括徒手潛水人Tanya Streeter和製片Jo Ruxton,前往全球20個地點拍攝,包括世上最惡名昭彰的垃圾場,以及原始的海洋環境。然而無論他們走到哪裡,都會發現環繞身邊的海洋佈滿塑膠垃圾。

    攝製隊前往臭名遠播的北太平洋環流拍攝海中浮滿垃圾的場面,這一帶的海面經常被形容為全球最大的垃圾場,面積「跟德州一樣大」;他們也前往馬尼拉的兩座巨型垃圾山Smoky Mountain一號和二號,這裡因為經常焚燒廢物和用廢棄的木頭製碳,終日煙霧瀰漫。然而Leeson指出,北太平洋環流並非如外界所認為,只是一大片水面漂滿垃圾的海洋,事實遠比這種情況差,垃圾其實全部都在水面下。

    他說:「你見到的是有如氈酒一般清澈透明的海水,能見度達30至40米。但是當你用拖網撈過海水,就會得到一堆微塑膠,這些東西的破壞力最大。」

    Filmmaker Craig Leeson

    圖片: Willian Furniss/Peninsula Magazine

    A still from the film A Plastic Ocean
    A still from the film A Plastic Ocean

    他又說:「每平方哩的海洋內含有46,000塊塑膠。每一個海洋生物就有八塊微塑膠。塑膠將海洋環境完全侵佔了。」

    而這只是北太平洋的情況。可是Leeson與攝製隊前往的其他地點如塔斯曼尼亞對開的Trefoil Island島、澳洲以東580公里的豪勛爵島以及南太平洋上多個無人居住的島嶼與群島等,見到的情況同樣嚴重。

    他說:「最初決定拍這部影片時,目的是要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以看過本片的觀眾人數來說,我們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跟其他事情一樣,如果你不了解,就不會關心。」

    0.0
    0.0 / 0.0

    Leeson強調他並不反對使用塑膠製品,只是反對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也就是那種「人們慣性地帶進生活各個層面」的塑膠製品。

    他問道:「誰會在家裡使用塑膠飲管?我就不會,那為什麼我去酒吧或餐廳時就要用?我們看到海龜的鼻孔裡塞著塑膠飲管,我們在鯨魚和海豚的胃裡也找到飲管。這些飲管可能是你、我或酒吧裡任何一個人用過的。」

    影片裡有些令人不安的場面,Leeson承認他「將塑膠從海鳥體內拉出來」。

    他繼續說:「除非大眾親眼見到目前的情況,否則我們無法令他們明白問題有多嚴重。現在我每個星期都會收到電話或短訊,照片或影片,告訴我地球上某處有條鯨魚死了,解剖驗屍時從這些動物的體內取出一塊又一塊的塑膠。」

    Craig Leeson films a reef

    Leeson強調他並不反對使用塑膠製品,只是反對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也就是那種「人們慣性地帶進生活各個層面」的塑膠製品。

    他問道:「誰會在家裡使用塑膠飲管?我就不會,那為什麼我去酒吧或餐廳時就要用?我們看到海龜的鼻孔裡塞著塑膠飲管,我們在鯨魚和海豚的胃裡也找到飲管。這些飲管可能是你、我或酒吧裡任何一個人用過的。」

    影片裡有些令人不安的場面,Leeson承認他「將塑膠從海鳥體內拉出來」。

    他繼續說:「除非大眾親眼見到目前的情況,否則我們無法令他們明白問題有多嚴重。現在我每個星期都會收到電話或短訊,照片或影片,告訴我地球上某處有條鯨魚死了,解剖驗屍時從這些動物的體內取出一塊又一塊的塑膠。」

    Leeson強調他並不反對使用塑膠製品,只是反對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也就是那種「人們慣性地帶進生活各個層面」的塑膠製品。

    他問道:「誰會在家裡使用塑膠飲管?我就不會,那為什麼我去酒吧或餐廳時就要用?我們看到海龜的鼻孔裡塞著塑膠飲管,我們在鯨魚和海豚的胃裡也找到飲管。這些飲管可能是你、我或酒吧裡任何一個人用過的。」

    影片裡有些令人不安的場面,Leeson承認他「將塑膠從海鳥體內拉出來」。

    他繼續說:「除非大眾親眼見到目前的情況,否則我們無法令他們明白問題有多嚴重。現在我每個星期都會收到電話或短訊,照片或影片,告訴我地球上某處有條鯨魚死了,解剖驗屍時從這些動物的體內取出一塊又一塊的塑膠。」

    plasticoceans.org/about-a-plastic-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