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國泰航空

    香港茶夢:香港茶葉研製所再現香港茗茶

    在大帽山茶園中,三位年輕匠人正在書寫香港精品茶的新篇章
    The trio behind Hong Kong Tea Production Institute standing amongst rows of tea bushes.
    Credit: Elvis Chung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在香港一個清朗的初夏早晨,我們在茶園的梯田中漫步,一排排翠綠茶樹沿山坡層疊而下,霧氣繚繞,宛如置身於阿里山或斯里蘭卡高山茶園,而非摩天大樓林立的都市。然而我們確實身處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在海拔400米之處,細味著香港另一面的寧靜風光。

    在這裡,我與三位同樣懷著製作香港茶葉夢想的年輕人李妍 (藍籃)、李天安 (Season) 和陳梓霆 (Ting)相遇。 年約30多歲的他們認識快有十年,在2023年決定攜手創辦香港茶葉研製所(HKTPI) ,三人各司其職,希望創出專屬香港原味的精品茶葉

    曾任設計師的Season因泡茶的靜觀實驗藝術與茶結緣,11年前開始學茶,最終成為了茶藝師;Ting則因家人一直從事茶業,自小追尋家族和香港歷史,過程中對茶的熱忱與日俱增;至於前茶室主理人藍籃在15年間不斷四出研習茶藝,曾於日本、英國和斯里蘭卡深造與茶品相關的 培訓,更跟隨過獲獎茶農及製茶師學習製茶技術。

    Close up on tea brewing in clear glassware.

    Credit: Elvis Chung

    A view of the tea farms where Hong Kong Tea Production Institute grow their leaves

    Credit: Elvis Chung

    Ting, Lamlam and Season of the Hong Kong Tea  Production Institute sit and have a cup of tea together on wooden furniture

    Credit: Elvis Chung

    精工細作

    「香港茶是甚麼味道?」Ting提出了這個引發他們創立HKTPI之路的問題。「相信每個熱愛品茶之人,都會有這份好奇心。」他們先以大嶼山昂坪茶園為研究製茶的場地,後來輾轉與嘉道理農場合作,開始在這個於50年代成立的自然保育及教育中心小批量生產手工茶葉及舉辦工作坊。

    在追夢過程中,難免遇上不少挑戰,藍籃坦言:「香港茶葉的產量非常少,難以用上商業製茶工場的機器;加上資金的限制,我們到現在仍沒有一個正式的製茶工作室,有時可能要在農場裡借用一角製作,或者在家裡進行。」

    她解釋由於目前茶菁數量極少,他們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游擊式製茶方法,就是白天在農場各處進行日光萎凋,晚上在家中發酵和加工,有時甚至要在港鐵車廂裡人手翻動茶菁進行氧化過程。

    Person filling glassware with tea leaves on a wooden block

    Credit: Elvis Chung

    Person pouring hot water over tea leaves in clear glassware.

    Credit: Elvis Chung

    悠久歷史

    香港的風土條件非常適合種茶,春夏季節經常被霧氣和 雲層覆蓋,營造出有利茶樹生長的高濕度環境。至於香港出產茶葉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清朝康熙年間,據文獻記載,當時來自屯門青山(時稱杯渡山)的茶葉可與頂級 貢茶媲美,而大帽山、鳳凰山等高地亦滿地茶園。

    嘉道理農場於2004年開始種茶,當時從福建省引進茶樹品種,在香港最高峰大帽山北坡進行實驗種植。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永續農業主任翁敬良解釋:「茶樹最初種植在梯田邊緣以防止水土流失,並確保農民安全。」

    現時嘉道理農場培植了三個主要茶葉品種,其中一種名為「名花」。藍籃形容其特色與眾不同:「它的香氣濃郁,帶有明顯、優雅的花香,其茶葉成品呈現明顯的茸毛,帶有梔子花和柑橘的芳香。」這品種在香港生長得特別茁壯,產量高且具有獨特個性。

    她續指:「由於是野生種植而未經灌溉,其香氣因此特別突出;加上沒有使用農藥的關係,所以更能吸引小綠葉蟬蛀咬,由此分泌出天然蜜香,滋味甜雅,為茶葉帶來類似東方美人茶的風味。」

    Person straining tea into a tall glass vessel with several cups lined up on the table

    Credit: Elvis Chung

    Person pouring tea into a small teacup.

    Credit: Elvis Chung

    港茶新章

    在港製茶雖然面臨不少挑戰,但也提供了難得機會。Ting認為:「我們沒有傳統的包袱。雖然香港的製茶歷史很悠久,但在史書裡記載的那些茶款已經不復存在,同時我們目前沒有商業上的壓力,更可自由探索屬於今日香港的精品茶味道。」他們的努力終於換來了驚喜的迴響。Season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8月的香港國際茶展:「很多參觀者知道我們在香港種植和製作的茶葉都感到十分驚訝,但嚐過一口後,都為品質所驚艷,甚至說比他們在展會上其他茶葉出品更好。這種從不敢置信到喜出望外的對比,至今難忘。」

    正如古籍所言,香港的「類蒙山茶」曾經堪比「人間第一茶」。今天,多得這些有心人的毅力和熱情,香港精品茶文化終於重現昔日的風采,或許有天更會在國際佔一席位。

    《香港茶的故事》中文兒童書已於1月由HKTPI出版。如欲購買,可電郵至: info@hktpi.org .

    HKTPI定期舉辦茶藝工作坊,不妨留意機構的Instagram 了解最新活動

    更多靈感

    香港旅遊資訊

    國家 / 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語言
    廣東話, 英語
    機場代碼
    HKG
    貨幣
    HKD
    時區
    GMT +08:00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國家 / 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時區
    GMT +08:00
    貨幣
    HKD
    機場代碼
    HKG
    語言
    廣東話, 英語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香港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