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不少新餐廳相繼開業,令香港餐飲界更添熾熱。無論你渴望放工後小酌怡情,還是來一頓慶祝聚餐,這班新力軍呈奉破格風味及嶄新體驗,讓你以全新方式盡情覓食,發掘我城精彩紛陳的好滋味。
摩洛哥傳奇咖啡品牌Bacha Coffee (夿萐咖啡)於海港城開設香港首家概念店,佔地2,500呎,能俯瞰維港美景,同場更設有首家咖啡精品館。這裡囊括了200種來自全球35個咖啡產地的精選100%阿拉比卡咖啡,最多可容納50位顧客。菜式方面,特別推介烤走地雞蛋配紅野牛咖啡菲達芝士、塔斯曼尼亞三文魚和摩洛哥傳統香料肉丸,必令饕客大飽口福。至於無甜不歡的顧客,精緻甜點將是你的歸宿。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3103號舖,2180 6918
殿堂級米芝蓮三星餐廳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經翻新後,終於以全新面貌回歸置地廣場,進駐中庭四樓18,000呎空間。行政主廚Julien Tongourian秉承名廚Joël Robuchon的理念,同時引入嶄新設施,包括五間私人廂房。葡萄酒迷定會愛上擴建後的溫控酒窖,內裡共展示3,400種珍稀佳釀,而露天茶座則令這間非凡餐廳更添豐富多元。
中環置地廣塲中庭4樓,2166 9000
選址蘇豪區善慶街的Primo Posto Ristoro ,為這條歷史悠久的樓梯街增添米蘭風情。主廚Gabriele Fusi為北意大利的經典佳餚注入絲絲趣味。餐廳呈奉正宗意式美饌,如米蘭帶骨炸牛扒Cotoletta和令人欲罷不能的Mondeghili肉丸。餐廳更贈送粟米粉條,盡顯待客之道。特色飲品涵蓋意大利經典酒釀,如蘊含Prosecco氣泡酒的Negroni Sbagliato雞尾酒,以及來自倫巴第和提契諾的葡萄酒。這家小餐館綴滿藝術精品,彰顯米蘭的雅緻格調,滋味佳餚與熱鬧氛圍盡在此尋。
中環善慶街9號地舖,9655 8851
居酒屋夜蝶 最近落戶銅鑼灣,由廚師Kevin Lam和Arnold Tse攜手掌舵,主打日韓融合料理。餐牌備有30道菜式,圍繞鮮花、水果、茶和烈酒等材料,例如菠蘿醬池魚刺身及爐端燒牛舌伴奇異果。招牌佳餚包括香脆紫菜夾餅,以及湯底用上72小時熬製的雪濃牛白湯麵,味道令人驚艷。不妨在到隱身於餐廳後方的酒吧「斑」,一嚐時令雞尾酒,如Amela番茄血腥瑪莉和焙茶雞尾酒Porto Cosmo,為感官之旅畫上完美句號。
銅鑼灣登龍街28號永光中心16樓,8401 3785
Black Sheep旗下最新法式小酒館 Jean-Pierre ,將巴黎的奢華餐飲引進必列者士街。如點選火焰橙酒班戟及香煎比目魚等美 食,餐廳更會提供極盡視覺之娛的桌邊表演。主廚John Troupis重新演繹法國經典美饌,推出法式香烤三黃雞,而法式魔鬼蛋則是對巴黎Le Voltaire的致敬之作,半顆僅售港幣八元。另一邊廂,青瓜馬丁尼盡現酒吧俏皮一面,而九人圓桌區則洋溢歡快氛圍,帶來難忘的餐飲體驗。
中環必列者士街9號
Mama Tiger Noodles 由Trattoria Felino的原班人馬領軍,強勢進駐中環。這家泰式麵館活力十足,活現曼谷美食街的熱鬧氛圍。餐單由主廚Marcello Scognamiglio和Thanit Changchai聯手打造,不僅囊括正宗泰式湯麵,更有充滿傳統風味的香辣開胃菜。雞尾酒糅合熱帶水果和香料精心調製,佐以辛辣佳餚享用,更是相得益彰。店內裝潢鮮艷奪目,放眼盡是色彩繽紛的老虎圖案,座椅更從泰拳短褲擷取靈感,讓食客隔空享受曼谷五光十色的夜生活。
中環九如坊12號
每逢平日下午5時至7時,La Petite Maison 上演「CINQ Á SEPT-黃昏雞尾酒的藝術」盛會,洋溢蔚藍海岸風情。每杯雞尾酒定價港幣78元,更奉送佐酒小吃,適合放工後想消遣的中環上班族。雞尾酒酒單由酒吧經理Valentina Grilli精心設計,酒名別具玩味,流露魅力不凡的法式浪漫,更體現普羅旺斯的悠然自在氣息。Elle糅合香檳、粉紅葡萄酒和接骨木花酒,Lui則結合梅斯卡爾酒與蘇玳葡萄酒,更附有綴滿唇印的餐巾,更添一絲神秘魅惑。酒吧小吃同樣不容錯過,包括蒜香牛油蝸牛、帕德龍辣椒和鹽漬鱈魚可樂餅。
中環士丹利街23-29號H Queen's,2887 1113
香港東隅 再次與本地啤酒廠H.K. Lovecraft合作,推出以咖啡和玄米茶入酒的可持續啤酒Bao Beer。這些深邃香醇的啤酒以Feast的剩餘麵包和Domain的咖啡渣釀製,減少浪費之餘,更能昇華酒釀風味。全新啤酒系列採用經過48小時烘烤沉澱的日本玄米釀製,透著香甜細膩的堅果香氣息,豐富風味與麥香和諧融合,是創意及環保並重的精釀。
太古城太古城道29號,3968 3968
Credit: Pintxos by Bàrbar
Credit: Pintxos by Bàrbar
灣仔再有氣氛熱鬧的新餐廳開業。裝潢樸實的Pintxos by Bàrbar 向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飲食文化致敬。其鹹點pintxos做成一口大小,以麵包盛載,甚得當地人歡心。餐廳引入趣味噱頭,食客可利用「點心紙」勾選心水美食,自製「點心拼盤」。全部pintxos即叫即做,款式層出不窮,既有經典口味,又不乏融入本土煮意的新作。溫煦的木材搭配彩色磁磚,用餐環境恰似氣氛悠閒的西班牙小旅館,最適合友儕把酒歡聚或晚餐前輕鬆小酌。
灣仔船街22號地下,2529 3128
Credit: Roucou
Credit: Roucou
香港終於有第一間提供廚師發辦芝士宴的餐廳。由芝士專家Jeremy Evrard創立的Roucou 糅合法國和日本的飲食傳統,炮製出獨一無二的餐飲體驗。菜單包含各種芝士,菜式做法亦千變萬化。招牌菜包括焗流心芝士單面酥皮三文治,選用類似法國布里軟芝士的Baron Bigod,並加入牛肝菌。酒吧由天才調酒師Bryson Rivera主理,以一系列充滿日式風味的雞尾酒烘托琳瑯滿目的芝士菜式。想享受更私密的用餐體驗,可選擇藏身於傳統和紙趟門後的八人櫃檯,在私人空間中品嚐與美酒匹配的芝士美食。
中環鴨巴甸街28號地下
Credit: LMO Freshly Baked
Credit: LMO Freshly Baked
置地文華東方酒店旗下的外賣食店LMO Freshly Baked 開設第二間分店。新店位於置地廣場中庭,提供多款由名廚 Richard Ekkebus及Carles Codina炮製的新鮮美食。早餐之 選有招牌純素牛角包,以及按季轉換口味的多款丹麥酥。注重健康人士可點一客暖胃湯羹,如牛肉意式雜菜湯及冬南瓜湯,或來一份飽足的酸種麵包三文治。美味的抹茶覆盆子忌廉芝士蛋糕及其他糕點的用料反映季節更迭,每日新鮮焗製,供應量有限,嗜甜者務必儘早入手。
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廣場2樓233-234號舖,2132 0188
Credit: Tanukikoji
Credit: Tanukikoji
標榜一人之境的日式涮涮鍋專門店狸小路 ,吸引孤獨的美食家慕名前來,大啖十勝和牛及北海道米豚。可自選的特色湯底選用日式高湯,以昆布及鰹魚乾熬煮而成;另有北海道海膽高湯等期間限定湯底,每日限量供應80客。其他湯底口味包括牡蠣高湯及北海道牛乳湯等。每客一人前涮涮鍋均奉送雜錦時蔬及北海道七星米飯。
銅鑼灣禮頓道128-138號希雲大廈地下4號舖
Credit: Perfume Trees Gin by Tankyu Distillery
Credit: Perfume Trees Gin by Tankyu Distillery
Credit: Perfume Trees Gin by Tankyu Distillery
專門釀造杜松子酒的丹丘蒸餾所扎根香港,近日更於荷李活道經營一間型格酒吧Perfume Trees Gin by Tankyu Distillery ,具體呈現品牌手工釀造香港特色精品杜松子酒的決心。酒單上有多款創新雞尾酒,以丹丘蒸餾所的白蘭樹下氈酒、水果酒和甜酒調製。其中,Sweet & Bold Espresso糅合品牌的Thence 19士多啤梨蜂蜜甜酒和淡墨無糖咖啡甜酒,是酒吧的招牌作。美食同樣出色,包括釀入煙三文魚的釀杜松子酒醃漬車厘茄,以及浸泡過咖啡甜酒的提拉米蘇。
中環荷李活道35-37號泉威中心地下及1樓
Credit: Picanhas'
Credit: Picanhas'
無肉不歡的你來到Picanhas' 定必開懷大樂。這間正宗阿根廷扒房由Billy Otis及Johnny Glover兩位大廚掌舵,其招牌牛臀蓋扒分三個種類,包括200日穀飼黑安格斯、自家乾式熟成黑安格斯,以及極級M9+和牛,淋上自家製阿根廷青醬chimichurri,令人食指大動。要與大伙兒分甘同味的話,可選1kg的T骨扒或1.2kg的斧頭扒,兩款均伴以香脆薯條、新鮮沙律和自選醬汁。建議預留胃納,以享用阿根廷特色餡餅empanadas,餡料用上慢煮牛肉或布旺倫牛奶芝士,佐以一杯Malbec紅酒,風味更佳。
中環伊利近街27-29號地下A舖
Credit: Jamba
美國水果奶昔品牌Jamba 於K11 Art Mall開設首間香港分店,主打經嚴格挑選的食材,將色彩繽紛的果昔、營養豐富的果昔碗及可口輕食帶到我城。人氣果昔口味包括洋溢熱帶氣息的芒果、經典士多啤梨 ,以及醒神的薑綠檸香。想肚皮更加滿足,可點選巴西莓小島果昔杯,由含豐富抗氧化物的巴西莓、香脆穀麥和新鮮水果製成。你亦可品嚐葡撻等香港限定小食,以及酥皮香腸卷和芝士火腿酥等鹹點。
尖沙咀河內道18號K11 Art Mall 地庫1樓B101A號舖
Simon Rogan名下的米芝蓮一星及綠星餐廳Roganic ,最近喬遷至利園一期。餐廳繼續秉承其「農場直送」理念,更以實際行動倡導永續發展:精緻的室內擺設以本地砍伐的木材製成;吧枱則是本地藝術家Eunis Cheung利用環保回收物料創作的成品。菜品方面,餐廳將嚐味餐單改為全新的單點共享形式,饕客可品嚐多款創新菜式,包括舞茸慕斯配和牛牛舌、百花蜂蜜烤廣東鴨等。
銅鑼灣希慎道33號利園一期4樓402-403號舖,2817 8383
Tabià 由Roberto和Riccardo Trento兩兄弟主理,將二人兒時在意大利北部多洛米蒂山區祖母家歡度暑假時享受的溫馨氛圍和窩心美食再現。只有20個座位的餐廳選址半山堅道,以淺色木材及暖色系作為主調,復刻阿爾卑斯山農舍簡樸溫馨的氛圍。餐廳以野生菇菌、野味、阿爾卑斯山區芝士及香草等地道食材入饌,烹調出分量十足的北意佳餚,包括肉丸、意粉及粟米糊等,流露平易近人的意國風情,教人心頭一暖。
半山堅道55號
想一嚐印度土窯燒烤風味,就要到訪位於尖沙咀寶勒巷10號4樓的Spice Bazaar 。餐廳的幕後主腦有入廚逾三十載並曾任杜拜皇室御廚達四年的行政總廚Balram Yadav,以及擁有多年餐飲營運經驗的Imran Khaleel。餐單一方面沿襲印度烹飪傳統,另一方面又融入現代元素。必試菜式包括海得拉巴慢煮羊膝香料飯,軟嫩羊肉配上馥郁米飯,讓人欲罷不能;另有咖喱燉菜,選用新西蘭慢煮羊肉碎,外加磨碎的水煮蛋,並佐以牛油餐包。
尖沙咀寶勒巷10號4樓
位於尖沙咀的Path 是只設八個座位的小餐館,由明日之星莫均朗(Tony Mok)主理,以其於粵菜環境中浸淫多年的背景,加上在多家著名西餐廳掌勺的經驗,創出精緻而不拘小節的中式料理。嚐味菜單因應季節而調整,主打以創意手法詮釋的傳統菜式,例如新鮮海膽炸酥盒配士多啤梨辣醬、鹽醃鯖魚配車厘子醬,以及蟹肉腰果麻醬擔擔麵等。莫師傅的創新精神更延伸至餐廳設計,以廢棄物料精心再造成吧枱,點綴這個小巧而時尚的空間。
尖沙咀金巴利道68號1樓A號舖
暫別好一段時間的人氣西班牙餐廳La Rambla by Catalunya ,翻新後終於強勢回歸,新設計活潑鮮明,糅合精緻的西班牙瓷磚和傳統紅磚,再現高第的建築美學。菜單同樣令人耳目一新,除了烤乳豬(員工還會特意於餐桌旁即席以瓷碟切割乳豬,隨後摔碎碗碟,為食客增添戲劇效果)等招牌菜,亦有紅酒燉牛尾焦糖洋蔥撻配鵝肝慕斯等新菜式。翻新後的La Terraza露台髹上暖黃色調,配上時髦長沙發,一派巴塞隆拿海灘風情,最適合一邊小酌,一邊欣賞夕陽斜照的維港美景。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3樓3071-73號舖,2661 1161
食肆林立的灣仔區又有新成員加入,尚海薈 進駐翻新後的瑞安中心,由葉振文師傅擔任行政總廚,擁有逾廿年烹調經驗的他精通粵菜的「鑊氣」及滬菜的炆燉技術,而餐廳的菜單亦融會兩地美食精髓。特色菜餚包括以意大利黑醋、黑糖及遠年陳皮烹製的黑醋骨,還有加入松茸和豆腐綉球的原個燉椰皇。餐廳寬敞開揚,設有一個開放式大堂及四間私人包廂,裝潢結合法式與中式建築風格,盡顯奢華氣派。
灣仔港灣道6-8號瑞安中心2樓201號舖,2886 2818
由Shane Osborn、Michael Smith和Didier Yang三位飲食業猛將領軍的餐飲集團再獻新猷。Servo 以澳洲加油站為靈感,呈獻澳洲滋味和熱情款待。餐廳全日供應窩心美食,包括早餐的牛油果醬酸種麵包配甜辣醬,以至飽足的自家製雞肉蘑菇大蔥批等。夜幕降臨時,餐廳更會搖身變作休閒的聯誼熱點,提供芝士拼盤和風乾冷肉盤等佐酒小食,配以精選澳洲葡萄酒和經典澳洲搖滾樂。
中環安蘭街17-19號地舖
廚師發辦餐廳庭 是蘇豪區的新 寵兒,將恬靜的用餐空間糅合一絲不苟的烹調手法。共18個座位的餐廳環境溫馨雅致,由Yuki Yasukagawa主理的Design East操刀,善用簡約設計營造充滿禪意的靜謐氛圍。與此同時,庭的烹飪團隊大展精湛廚藝,呈上鯛魚刺身配柚子醋、魚子醬海膽毛蟹配日本白醋啫喱等佳餚。網燒和牛舌等串燒一律以備長炭烤製,並提供佛教素食菜單,進一步展現餐廳的心思。
中環堅道61號宜昌樓地下連閣樓,2104 5333
若想在輕鬆時尚的環境,以親民價格品嚐地道潮汕風味,潮小館 正合你意。這家新派食肆的亮點在於一人潮式火鍋套餐,食客可選三款特色湯底,包括足料的清湯鮮牛雜鍋和香氣四溢的芫茜皮蛋鍋,配料則有各種優質食材和傳統肉丸。午市既有自選潮州粉麵套餐,亦有供應多款經典潮洲菜式的午市套裝,更可配搭自家製潮茶飲品,為這一餐畫上完美句號。
太古太古城道18號太古城中心2樓265號舖,5599 8138
洲際酒店旗下星級食府海景軒 翻新後,換上典雅的新設計,參考中國傳統四合院的佈局,將庭院風格的寬敞大廳分為兩翼。中菜行政總廚余照軍亦為菜單注入新煮意,以當代手法提升經典粵菜,推出藏紅花筍尖蝦餃和桂 花蜜脆鱔等新菜式。別忘了品嚐桂花酒釀麻糬芝士布甸和黑芝麻貝殼蛋糕,並從雲集麗絲玲、黑皮諾及中國名釀的精選酒單中挑選心儀佳釀。
尖沙咀麼地道70號海景嘉福洲際酒店B2層,2731 2883
創新餐廳Le Petit Chef 登陸香港君悅酒店,為食客帶來表演和美食結合的雙 重盛宴。團隊利用影像投影和立體光雕技術,打造出沉浸式立體用餐體驗,最大亮點是一位身高只有6厘米的法國小廚師將以動畫形式直接在餐桌上出現,引領你踏上一段美食之旅,帶你細味法式紙包焗龍蝦、和牛西冷配香煎鵝肝等豐盛大餐,或南瓜燴飯配烤椰菜仔等滋味十足的素食。餐廳精選佳釀包括Dom Perignon 2013等頂級香檳品牌,不妨點選一杯酒佐餐,令用餐體驗更圓滿。
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君悅酒店Grand Hyatt Steakhouse上層,6119 1632
Grégoire Michaud拓展其烘焙王國Bakehouse 的版圖,在沙田新城市廣場開設品牌首間早午晚市餐廳。行政主廚Atisha Kumar精心設計的早餐、午餐及單點菜單惹人垂涎,菜式包括黑松露炒蛋配酸種麵包及龍蝦芝士通心粉(選用Gruyère芝士),另有兩款主打本地風味的當店限定糕點︰楊枝甘露菠蘿包及沙田蜂蜜柑桔冬甩,後者特意採用附近養蜂場的蜂蜜。飲品餐牌齊備日夜迴異的風味,供應紫霧鮮奶抹茶和以無名氏異域氈酒調製的香港氈湯力等特色飲料。
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2樓247號舖
臨海地標酒吧Pier 7 Café & Bar 載譽歸來,以耳目一新的時尚裝潢和地中海風味菜單奉客。其午市自助餐供應現切烤肉、魚類及時令沙律,是悠閒午餐之選。晚上則提供烤豬腩串和安格斯西冷扒等燒烤菜餚。面積185平方米的空間設有室內用餐區及開揚露天陽台雅座,讓你一邊品嚐招牌雞尾酒Rooftop Garden(以Prosecco氣泡酒、檸檬、百香果和蜂蜜調製而成),一邊飽覽維港壯麗景色和五光十色的香港天際線。
中環7號天星碼頭R樓M號舖,2167 8153
全新西班牙餐廳Aire 由行政總廚Pere Moreno Germès和西班牙分部主管Edgard Sanuy Barahona掌舵,讓饕客以味蕾遊遍伊比利亞半島。餐廳主打巴斯克燒烤料理,嫩滑多汁的羊肩肉佐香醋薯片便是一例。食客亦能品嚐精緻米飯菜式,當中忌廉牛肝菌米飯以鵝肝、夏威夷果仁和伊迪亞薩巴爾芝士入饌,味道一絕。愜意舒適的室內用餐空間配合露台雅座,完美還原巴塞羅那的用餐氛圍,加上選擇豐富的西班牙葡萄酒單和創意雞尾酒單,無論是悠閒午餐抑或晚餐歡聚皆宜。
銅鑼灣希慎道33號利園一期3樓301B-302號舖,2866 3286
Censu主廚佐藤峻早前於西灣河開設Golden Gip 期間限定餐廳大獲好評,其長駐店終於正式落戶中環。餐廳繼續由主廚Nigel Kim領軍,奉上巧妙糅合韓式風味的泛亞洲佳餚。麻婆豆腐以新鮮花蟹、蒸蛋和辣炒年糕重新演繹經典滋味,不容錯過;另一道亮點則是以大醬醃製的香烤豬頸肉。餐廳採用奪目大膽的紅色裝潢,同時化身畫廊,展示特色藝術品,與創意料理遙相呼應。精心設計的酒單囊括葡萄酒、清酒和亞洲風味雞尾酒,令餐飲體驗更臻圓滿。
中環威靈頓街17-19號1樓,5471 7858
人氣三文治店Croque班底於中環開設時尚法式小餐館Babette Social Eatery ,由大廚Cédric Tsia(Amber及Louise前主廚)主理。菜單簡約與奢華並重,呈奉水煮黃油雞佐時蔬、龍蒿和頂級越光米等適合分甘同味的美饌。餐館為法式經典家常菜注入精緻巧思,例如以24個月熟成康提芝士和黑松露入饌的coquillettes意粉。Babette瀰漫地道餐館氛圍,更提供一系列精心搜羅的法國葡萄佳釀,前來享用悠長午餐和溫馨晚餐,定必樂而忘返。
德輔道中173號南豐大廈地下G-3號舖,2801 8901
粵菜食府合和軒 位於新開業的合和酒店,呈奉精緻粵式美饌,裝潢以素雅的淡綠色調作點綴。行政總廚伍偉國具備超過20年掌廚經驗,其匠心設計的菜單貫徹「不時不食」理念。招牌菜不得不提浮萍菊花豆腐湯百合淮山,只見柔嫩豆腐切成宛如盛放的菊花,盡顯師傅精湛刀藝。除了典雅大廳,餐廳更備有16間以四季為題的私人廂房,無論你想愜意享用晚膳或隆重慶祝,合和軒都不負所望,呈獻令人難忘的餐飲體 驗。
香港灣仔堅尼地道15號合和酒店20樓,2620 3288
精湛廚藝、地道澳洲風情加上優越的中環選址,這家精緻的澳洲扒房稱得上盡善盡美。餐廳 掛滿澳洲土著藝術裝飾,並坐擁落地玻璃窗,能居高俯瞰維港美景。Omaroo Grill 主打頂級濕式熟成澳洲牛扒,其中重達兩公斤的和牛斧頭扒出自經過350天穀飼的昆士蘭牛,油花分布均勻完美,實屬一大亮點。撇除牛扒菜式,招牌美饌還有香煎帝王三文魚配蕃茄醬汁和香草醬,充分展現廚師百變的烹飪功架。豐富酒單羅列全球各地各款佳釀,定能取悅精通酒品的饕客。
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26樓,2656 6678
精品咖啡品牌Urban Coffee Roaster 擴大香港版圖,在荷李活道開設樓高兩層的新分店。不妨來探索創新的咖啡雞尾酒,如融合哥倫比亞咖啡豆及Jameson威士忌的百香果愛爾蘭咖啡;食品亦一脈相承以咖啡入饌,如咖啡香料牛扒和自家製tiramisu。特製2-Way Cup雙緣品飲杯更是品牌得意之作,讓飲家用同一杯子品嚐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味,難怪設計獲獎無數。值得一提的是,咖啡店為提倡多元共融,每杯咖啡均可免費轉成無乳糖牛奶及燕麥奶。
中環荷李活道35號,3568 6049
敘.小麵正式登陸海港城,成為全港首家正宗蘇式麵館 。店內三款湯頭分別是招牌醬油豬骨紅湯、清燉老雞白湯以及香港獨家的麻醬紅油濃湯,並提供30多款經典蘇州澆頭可選,包括口水汁轉彎(即嫩滑辣汁雞翼)、鎮江水晶肴肉及遵從500年古法炮製的經典蘇式燜肉。不妨加點桂花灌湯小籠包和蛋黃糯米燒賣等巧手點心,讓體驗更上一層樓。
尖沙咀廣東道3-27號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3203-4及3204A號舖,2682 9990
名廚Umberto Bombana掌舵的意大利餐館CIAK 向來廣受追捧,現正式進駐Prohibition扒房。菜單承襲一貫風格,主打用上慢性發酵麵糰的即烤薄餅,記得不要錯過以巴馬火腿為主的prosciutto & formaggi,或令人垂涎欲滴的五重芝士薄餅,細嚐水牛芝士、Taleggio軟芝士、Gorgonzola藍芝士、布拉塔芝士和巴馬臣芝士的鹹香風味。拿不定主意?不妨自選雙併組合,一次過大啖兩款口味。餐廳亦提供自家製闊條麵配西西里紅蝦及薩丁尼亞烏魚子,意粉控亦能大飽口福。
香港仔黃竹坑道180號海洋公園萬豪酒店海殿地下 (C區),3555 1900
這間選址香港瑰麗酒店的法式小餐館 環境優美,氣氛親切,為酒店的第一間法國菜餐廳。餐廳由Giovanni Galeota擔任主廚,在恍如置身巴黎街區小菜館的溫馨環境中,奉上水準高超的佳餚。必試菜式包括法式鴨肝醬配無花果醬,以及採用紅鯔魚及鱸魚於餐桌旁即席炮製的馬賽魚湯。配以精心挑選的餐酒及開胃雞尾酒,令整個用餐體驗錦上添花。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香港瑰麗酒店G樓,3891 8732
日本大熱連鎖麵包店Trufflebakery 首度進軍海外,於銅鑼灣開設旗艦店,紅磚外牆在鬧市中顯得格外矚目。眾所周知,Trufflebakery成功俘虜一眾日本麵包迷的心,連巨星木村拓哉也是捧場客,如今更將以阿爾巴白松露油、法國松露鹽及加拿大麵粉手工製作的皇牌白松露鹽麵包帶到香港。店面樓高兩層,佔地3,000平方呎,上層設有設備完善的烘培廚房。新店將推出超過15款招牌包點,包括人氣高企的黑松露蛋三文治,以及桂花烏龍無花果酸種包等香港限定款式。
銅鑼灣勿地臣街11號The Hedon地舖
知名餐廳老闆白種元乘著Netflix熱播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的風潮,將全球擁有超過120間分店的著名韓燒連鎖店Saemaeul Sikdang 帶到香港。新店落戶尖沙咀,專營正宗韓式美食,包括芝士雞蛋羹及海鮮韭菜餅等人氣招牌菜。而韓燒餐單則首推佐以醬油或秘製辣醬的炭燒薄切豬肉。
尖沙咀寶勒巷3-7A號萬事昌廣場1樓101號舖
麗新餐飲最新力作Akatsuki Izakaya 進駐都爹利街,帶來舒適的餐飲空間及正宗的居酒屋美食。居酒屋由擁有逾25年日本菜經驗的主廚陳倩伶主理,主打香脆甘鯛及鮮美大蝦等炸串,以及肉質嫩滑的A5和牛三文治等招牌菜。日間超值套餐可選宮崎和牛丼及明太子冷意粉等菜式,晚餐時段的佳餚則可搭配高級清酒及日本威士忌,讓食客享受真正和風滋味。
中環都爹利街1號地舖,9855 6660
大廚George Kwok與拍檔創辦人氣餐廳Brut及Pondi後再接再厲,於銅鑼灣開設營業至凌晨12時半的居酒屋 ,造福一眾夜貓子。家庭式美食餐單以小碟菜式為主,適合分甘同味,包括蔥花辣油豚肉餃子、櫻花蝦飯糰及暖胃關東煮。居酒屋氣氛親切溫馨,是區內輕鬆享用晚餐和宵夜的最佳聚腳點。
銅鑼灣軒尼詩道525號澳門逸園中心9樓,9661 1609
倫敦人氣酒吧概念店Jin Bo Law 首度進軍亞洲,落戶啟德帝盛酒店,坐擁一覽無遺的啟德體育園美景,由經驗老到的調酒師Joe Villanueva主理,調配出YY(烈酒版港式鴛鴦)等中西合璧的佳釀,並將國際元素融入雞尾酒,推出一系列以不同國家機場代碼命名的特飲。日落黃昏下,在旁邊的天台無邊際泳池小酌兩杯,配以手撕豬肉包及四川風味熱狗等下酒菜,實屬賞心樂事。
九龍城承啟道43號香港啟德帝盛酒店15樓,3528 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