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請升級您的網頁瀏覽器 你正在使用我們不支援的瀏覽器。如要享受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我們建議你升級至更新版本的瀏覽器—請參閱我們的 支援瀏覽器清單
    國泰航空

    機師如何善用自動系統

    機師與機器通力合作,即使在無法看見跑道的情況下,仍可確保飛機安全降落
    The cockpit of an aircraft reveals a large number of buttons, switches and displays.

    你所乘坐的飛機是一部非常精密的機器,如果正在巡航途中,通常都是在機師的監控下自動飛行,並會不斷微調以減少氣流所帶來的顛簸,如有需要,它甚至可以自行降落。不過自動著陸並不常見,通常只會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例如遇上濃霧時才會採用。整個程序全靠飛機上多部飛控電腦,以及在1930年代面世、再於1960年代統一的無線電技術。

    此技術稱為儀器降落系統(ILS),它透過兩束無線電電波為飛機提供指引。位於跑道盡頭的航向台會沿著跑道中心線發射無線電波,而位於著陸點附近的下滑台天線則指引理想的下降角度。飛機的電腦會鎖定這些無線電波,並持續自動或由機師人手修正,以維持航道準確。

    A plane is seen flying over the top of the IFC.

    Credit: VCG/Getty Images

    A pilot reaches to tweak a knob in the cockpit.

    ILS有其特性,由於金屬會影響無線電訊號傳送,因此經過的車輛或滑行中的飛機有可能會干擾訊號,天氣良好時這問題不大,但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則可能出現風險。故此,經常出現濃霧的機場會添置CAT III系統。國泰航空航線營運總監James Toye機長說:「建立和保養這套系統成本非常昂貴,而且必須符合大量技術安全要求才能獲得認證。」

    如果沒有CAT III系統,飛機一般只下降至數百呎或某個重要高度,然後待機師看到跑道或其燈光時才進行著陸,否則就需要中止降落並再行進場程序。然而如果機場配備了CAT III系統,即使能見度接近零,飛機也能安全降落。

    別以為機師採取自助著陸就可高枕無憂 ,此降落程序一點也不容易,只有機長才可擔任指揮,過程中他會專注外在環境變化,而副機師則負責監察儀器。Toye機長說:「這時候的工夫非常多,反應要快。系統可能會隨時自動解除,甚至可能在著陸時發生,並將飛機控制權交還給機師。」

    因此,機師會定期在模擬器練習這類降落方式。航線營運經理Tony Pringle機長將這套系統比喻為由三個飛控電腦和兩套自動駕駛系統組成的「交響樂團」,所有操作都依賴感應器提供的數據。他補充:「它們的運作速度和準繩度遠勝機師,但其實一樣只根據兩束無線電波的指示飛行。」

    不過,自動著陸系統無法解讀天氣、處理強烈側風或預測由地形引起的風切變,而機師憑藉經驗和情境判斷則有能力應付。Pringle機長表示:「雖然電腦能更快地處理數據,但人類更擅長整合系統無法預測的複雜訊息。」

    因此在99%的情況下,國泰航空的航機均以手動方式再配合ILS降落。正如Pringle機長所言:「機師希望精進自己的技術,而且降落是有趣的工作,所以我們都寧願親自操作。」

    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