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商務協助與支援通告中心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國泰航空
    通告中心
    4個有益身心靈健康的日常正念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作出一些細小的改變,便可掌握正念生活的藝術
    Man sat in forest. Credit: Getty Images

    正念一詞可能有點抽象,不過要實行正念生活,可能比你想像中簡單。一些只需每天花幾分鐘進行的小習慣,既可加深你對日常生活點滴的覺察,亦可加強你與自身及四周萬物的聯繫。 

    準備好開始你的正念之旅了嗎?以下幾個簡單的方法能助你把正念納入日常。 

    Man in forest meditating. Credit: Getty Images

    Credit: Getty Images

    Yoga mat product shot

    1)冥想

    都市生活繁忙,能讓人完全靜下來的時間少之又少,刻意抽空靜坐冥想,可以紓緩來自外界的壓力,讓人回復精神,讓心境變得更平靜祥和。

    網上有許多帶人進入冥想旅程的音頻串流平台、及Headspace和Aura等應用程式,新手可以聆聽相關音頻進行冥想。冥想時,盡量找個安靜的地方,舒舒服服地坐在辦公室的椅子或家裡的瑜伽墊,享受一段寧靜平和的時刻,再養成冥想習慣。

    好物推介:Manduka PRO瑜伽墊 

    正在尋覓心儀的冥想地點嗎?這款有多個顏色選擇的瑜伽軟墊口碑甚佳,非常適合清晨或工作後打坐冥想。

    Woman holding glass of water. Credit: Getty images

    Credit: Getty images

    Water bottle next to bowl of fruit
    Water bottle product shot

    2)飲水

    說飲水是正念習慣,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但不管怎樣,日常定時覺察身體需要,會是個良好習慣。專家建議成年人應該每天飲用六至八杯水,這樣才能保持身體所需的水分,而充足的水分有助維持正常血壓和體溫。

    在辦公桌上放個水壺和水杯,隨身攜帶時尚有型的水樽,確保隨時隨地都可以補充水分。

    好物推介:EQUA Mismatch Faux Leather玻璃水樽

    這個容量達750毫升的EQUA水樽,冷熱水皆宜,不僅實用,還時尚有型。人造皮套除了能保溫和保護玻璃瓶身,設計亦簡單大方。

    國泰貼士:國泰應用程式的「身心健旅計劃」輸入每日的飲水量便可賺取「亞洲萬里通」里數。

    Person writing in notebook. Credit: Getty Images

    Credit: Getty Images

    Notebook open
    Notebook product shot

    3)日誌

    忙著趕路人生,不如停下來反思,不讓光陰悄然無聲地溜走。用日誌記下能讓自己心懷感激的事情,寫下未來的目標,能讓人學會感恩。在感到紛擾或喜悅的時刻,翻讀這些覺察自己的記錄,提醒自己付出過的努力。不管是簡明列舉任務清單、以效率見稱的「子彈筆記」,還是發人深省的正念日記,都一樣有效,你只管拿起筆,寫吧。

    好物推介: 萬寶龍書法系列特別版 #146筆記本

    萬寶龍這本以書法為主題設計的筆記本,每頁均印上低調的萬寶龍標誌水印和方便書寫的橫間,配上你寫下的心情感想,名副其實內外兼備。

    Woman working out. Credit: Getty Images

    Credit: Getty Images

    Woman picking up kettle bell. Credit: Getty Images

    Credit: Getty Images

    Hoka sneakers

     4)運動

    定期運動有助調適身體機能,驅走痠痛,改善身體的弱點,強健體魄。令腎上腺素急升的劇烈運動,或能讓人感到感覺良好。但瑜伽、普拉提和慢跑等,同樣能在控制呼吸和專注拉伸肌肉中讓人放鬆精神,平靜心情。運動不只對身體健康有益,運動中釋放的安多酚更有提升情緒之效。建立運動習慣時,記得不論大進還是小進步,達到每個里程碑時都要好好慶祝。

    好物推介:HOKA ONE ONE BONDI X YPRY跑鞋

    穿上這款百分百純素材料製造的Hoka One One跑鞋,每天黃昏的緩步跑也會變得更怡然自得。這款橙黃色的跑鞋不只鞋底配備緩震功能,鞋面的透氣設計也確保腳掌不會在奮力前進時感到過熱。

    國泰貼士:國泰應用程式的「身心健旅計劃」輸入每日的運動量便可賺取「亞洲萬里通」里數。

     

    主頁橫幅圖片:Getty Images

    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