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我從科倫坡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前往海邊小鎮Negombo。我鑽進篤篤車的狹小後座,然後看到幾個當地的單車手。
篤篤車繼續行駛。不久,在科倫坡近郊上午交通繁忙時段的一片混亂之中,數以百計騎著單車的人成群結隊穿梭而過,往火車站的方向前進。
他們並非早起鍛鍊身體的晨運客。這班單車手幾乎清一色踩著當地最常見的標準古老鋼鐵公路單車,沉重的車身銹跡斑斑,沒有變速功能,而且軸距比篤篤車還要長。
那天傍晚,一位篤篤車司機來到我在Negombo下榻的旅舍,載我到訪當地標準單車比賽的傳奇人物Babi。車子駛入一條橫巷,經過一間Babi及其單車手家族曾居住的雜貨店。我本身熱愛單車運動,這次是專程前來參加他們的單車之行。
Babi和他的眾兄弟都已年近半百,一直熱愛單車運動,擺放在屋外的1950年代經典Rudge牌和Raleigh牌單車正是最好的證明。Babi的哥哥Lakshman De Silva告訴我︰「這兩架單車已經歷半個世紀,是我父親留下的。」
Credit: Cyclists: Steve Thomas. Beach: Matthew Williams-Ellis / Getty Images. Tuk-tuks: Anthony Wallbank/Alamy Stock Photo/Argusphoto
斯里蘭卡全國有數以萬計的單車,它們通常載著一家大小或大量貨物。但這些沉甸甸的單速單車其實是專為運動而非貨運而設計。一架狀態良好、可作比賽用途的單車售價約5,000盧比(255港元)。
De Silva表示︰「家父是單車選手,我們自小已騎單車,Babi更是斯里蘭卡赫赫有名的單車手,他是1984年斯里蘭卡標準公路單車賽的冠軍。」
斯里蘭卡全年舉辦上千場單車賽,全部都是靠口碑辦起來。每年4月的僧伽羅新年(也是佛教新年)期間是賽事最為頻繁的時段。
斯里蘭卡地勢平坦、天氣酷熱,騎著沉甸甸的單車進行長途賽事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De Silva說︰「上星期的賽程約80公里,下星期則是130公里,屆時將有超過100位選手參賽。」
騎著沒有變速功能的單車作賽已夠匪夷所思,遑論只有一組標準齒輪比、平均時速35公里、重17公斤的50歲老單車,反觀今時今日的高檔公路單車,重量卻不到七公斤。
一般標準單車的剎車桿和笨重的公路輪胎是基本裝備,生銹的手把加上低風阻手把和較輕巧的零件,也是常見配備。斯里蘭卡仍有許多單車使用原裝的鋼製曲柄,但也有人轉用較輕的鋁合金,現時大部分出賽單車均配備卡式踏板、合金坐墊桿和原裝座墊,亦有不少單車手有能力添置合金輪圈、車軸甚至快拆式前輪車軸。
Credit: Fisherman: John Alexander / robertharding / Getty Images. Church: Gavin Quirke / Lonely Planet Images / Getty Images. Cyclist: Asanka Brendon Ratnayake / Lonely Planet Images / Getty Images
這些車手幾乎沒有機會前往歐洲參賽,亦難以依靠任何商業贊助維生,卻依然對單車運動樂此不疲。他們緊貼環法單車賽的戰況,四出搜羅最新的單車雜誌,更為添置我們十年前已棄掉的裝備而節衣縮食。每天早上,這些單車好手都會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奮勇前進、一較高下。Babi每天仍踏著標準單車飛馳60至80公里,而且仍然參加比賽。
翌日,我目睹三個年輕單車手在訓練後稍事休息。他們矯健而充滿鬥志,其中一人穿著2013年斯里蘭卡國家錦標賽的戰衣。
我們小心翼翼地在同一條路上行駛;忙亂間,我把相機伸出篤篤車拍攝,三位單車手則在篤篤車後奮力衝刺。
沒有裝備的單車手只能在平路騎車,因此他們都沿著岸邊大道進發,他們穿過城中交通繁忙的馬路,也駛過市郊的風景,還有樹木和房子林立的迂迴窄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