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20年前,我還是個每天盼著放假的杭州小學生,然後在2000年的一天,我終於夢想成真。老師說每年將有兩個七天連假:分別是春節(西曆1月或2月)和國慶假期(10月1日),當時整個教室都沸騰了。這是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內需而定的假日,因此人們便把假期稱作「黃金周」,而黃金周很快便成為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時期。去年的國慶黃金周旅遊人數便高達7.1億人次,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均選擇在那段時間出遊。
無論你選擇旅行還是呆在家裡,10月黃金周都是與家人享受天倫樂的長假。國慶期間會舉行年度閱兵儀式,而大部分中國人都會在電視前觀賞這一盛事,我家當然亦不例外。雖然年幼的我只是為了撰寫觀後感的功課而觀看,但爸爸卻看得熱淚盈眶。
對於在外地打工的人而言,黃金周更是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他們從工業城市啟程回家的大好時機。因為路途遙遠、交通費昂貴以及假期有限,故此一年兩次的黃金周便成為他們回鄉探親的唯一機會。
不過休閒旅遊也大行其道。我的家鄉杭州景色怡人,是家傳戶曉的旅遊城市,因此我對黃金周的盛況可謂瞭如指掌。第一年的黃金周,我們一家人便驅車前往杭州最熱門的景點西湖。當時一路上堵得水洩不通,到達才發現泊車位早已被旅遊大巴佔據,放眼望去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頭。不過那次經驗並沒有令家人對黃金周卻步,相反我們初次乘搭飛機就是在黃金周前往北京,完成每個中國人渴望到首都一遊的心願。
今天雖然我居於沒有黃金周的香港,但每逢10月,我都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內地朋友遊覽歐美、非洲、泰國及菲律賓的旅遊照片。事實上,愈來愈多人選擇到國外旅遊以避開國內過度擁擠的熱點,而中國去年黃金周外遊人數就已錄得600萬人次。
雖然這個假期確實帶來了混亂,但這的確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假期。我們會「吐槽」黃金周,但亦非常期待它的來臨,每當七天假期降臨,我們絕對懂得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