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少大城市一樣,法蘭克福獲得的風評言過其實。可是這個德國金融中心有別於創意破格的柏林和古典高尚的慕尼黑,其固有形象並不特別吸引。美茵河畔高樓林立的景觀讓人稱當地為「美茵克頓」,亦因為德國證券交易所和300家銀行選址在此,被人冠以「銀行克福」的稱號。
雖然至今看似風平浪靜,但保養得宜和循規蹈矩的法蘭克福近年來卻成為黑馬,有望挑戰柏林,成為歐洲的潮流之都。


Credit: TravelCollection / Alamy / Argusphoto
舊區活化是歐洲熱話,各國首都的舊區陸續蛻變成為潮人聚腳地,咖啡不但取代了另一種物品成為大家瘋搶成癮的對象,秘魯餐廳和曼克頓風格的雞尾酒吧更如雨後春筍,接管街角士多和新移民開設的餐館。
藍領文化在大城市遭受破壞無疑令人擔憂,不過,在法蘭克福紅燈區Banhofsviertel(解作火車站區),即由中央火車站延伸至宏偉摩天大樓林立的銀行區一帶,當中的六條街道仍是市內進行不見光的交易及消遣的集中地,粗獷不羈的個性至今並沒有太大改變。

Credit: Steve Herud
現在這些地方已與同樣視該區為家的新派藝廊、商店、夜店及酒吧並肩而立,而正正是這種鮮明和不尋常的對比,讓此地更加引人入勝。
藝廊Galerie Rundgaenger 既前衛又富時代感,這裡定期舉行新晉藝術家展覽,與人來人往的戒毒復康診所相距僅100米。創辦人兼策展人Ralf Seinecke表示:「我覺得Bahnhofsviertel區相當國際化,令我無比驚訝;我敢說,這裡是歐洲最兼容並蓄的地方之一。」
他續道:「Bahnhofsviertel區打破了階級和職業的疆界,無論銀行家或潮人都愛在此流連。雖然這區是個大雜燴,但卻有其獨特之美。我們無須追求頃刻改變,或者刻意保留其原貌,因為這裡的靈活多變、無常和隨機的秩序,正是其獨特之處。」

Credit: Katrin Binner
這些形容詞結合起來的確非常吸引。年輕富裕的當地人在晚上擠滿一眾手工啤酒吧,藝廊舉行精采紛陳的私人預展,而米芝蓮星級餐廳的大廚則樂於與紅燈區為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