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慶祝聖誕節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有人一大清早5 點便起床烤火雞,有些人卻在這個時候才剛從平安夜派對狂歡完盡興而歸。無論如何,我們不多不少都擁有自己的文化風俗,會按照自己的社群世代相傳並奉行的傳統習俗歡度聖誕。
有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國聖誕傳統習俗和慶祝方式其實相當大異其趣。澳洲人在聖誕節大多愛到沙灘享受燒烤樂,大蝦更是少不了的菜式;挪威家庭則會在平安夜把掃帚收藏好。我們就此為你盤點世界各地慶祝聖誕節傳統的奇特習俗,讓你也可以在香港仿傚一番,過一個別具異國特色的假期。
Credit: 123RF
有好些最具代表性的節日傳統均起源自德國:例如聖誕市集、經典的冬日熱飲香料酒,當然還有聖誕樹。一個較少人認識的德國傳統節日是聖尼古拉斯節,傳說中他是給小孩帶來禮物的聖人,後來他的故事便衍生成我們熟悉的聖誕老人。每年 12 月 5 日,孩子們都會積極清潔自己的房間和執拾玩具,並在睡覺前把擦乾淨的鞋放在房門外。第二天早上,表現良好的乖孩子,鞋內就會裝滿堅果、糖果、橘子和聖尼古拉斯送來的禮物。單憑這幾個原因,相信香港的父母都希望可以於今年在家中仿傚這個優良傳統,訓練子女的自理能力。
香港的德國風情快樂聖誕
你可在香港如赤柱和愉景灣等地的聖誕市集感受德國的節日氣氛,不妨在市集物色一些小禮物和美食送給孩子以作獎勵,順道買一瓶香料酒犒賞自己。
Credit: 123RF
東瀛經典聖誕白鬚公除了聖誕老人,還有炸雞連鎖店肯德基的招牌人物桑德斯上校。每年聖誕,日本家庭的餐桌總少不了紅彤彤的肯德基炸雞桶,令桶上招牌桑德斯上校成為日本家傳戶曉的聖誕代表。其實肯德基炸雞成為日本的聖誕指定菜式,是由1970年代開始的事情。當時日本肯德基的店鋪經理大河原毅,想出把炸雞說成是美國傳統聖誕菜,並在這節日推出派對炸雞桶的宣傳點子,結果成為市場營銷神話,成就媲美可口可樂重塑聖誕老人形象的營銷策略。相信他本人也意想不到,肯德基炸雞桶隨後會成為日本的指定聖誕節大餐。
大嚼日本串燒雞賀聖誕
如果你不想花數小時炮製火雞,可效法日本人,與家人同享肉汁四溢的炸雞滋味。香港自然不乏肯德基分店願意為你效勞,不過你也可以搞搞新意思,例如到韓國炸雞餐廳Uncle Padak 一嚐韓風聖誕滋味,或者到日式串燒店Yardbird 大嚼串燒雞。
Credit: 123RF
墨西哥的節慶活動大多以色彩繽紛和歡騰的氣氛見稱,所以盛大的墨西哥聖誕節慶活動持續一個多月也不足為奇。對大部分墨西哥家庭來說,最重要的聖誕節傳統,是在家中擺設精心製作的耶穌誕生場景。他們會在整個聖誕季於家中和花園放置耶穌在馬槽降生的裝飾,而藝術家和工藝師就會悉心搭建大型的場景裝置讓公眾欣賞。在聖誕節倒數階段,馬槽的場景會按照不同日子添加適當的人物,例如在12月24日放上剛誕生的聖嬰耶穌像,而在1月5日再加上前往探訪耶穌出生地的東方三博士(又稱為東方三王)等人物。
到了1月6日,舉國上下均會慶祝三王節,民眾同樣盡情吃聖誕節大餐,也會再準備禮物。聖誕季要來到2月2日的聖燭節才正式結束,若你打算藉此多放幾天假期連假,並保留家中的聖誕裝飾多一會兒,不妨仿倣墨西哥的聖誕傳統。
來一個墨西哥式狂歡節日
要為香港家居添置類似的耶穌誕生場景,可在Lion Rock Press 搜尋充滿玩味色彩的裝飾品,例如麻將牌和天星小輪。如果找不到心儀的物品,不妨到贏盡食客口碑的Taqueria Super Macho 餐廳來一頓正宗的墨西哥餐,在輕快的聖誕歌《Feliz Navidad》美妙樂韻伴隨下,感受不一樣的墨西哥聖誕氣氛。
Credit: 123RF
澳洲的聖誕節正值炎炎夏日,雖然到處都掛上節日金屬彩帶、燈飾、聖誕花環和各式各樣的裝飾品,但慶祝聖誕的方式風景卻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若你見到在海上衝浪的聖誕老人,或是街頭戴著太陽眼鏡、而非圍著頸巾的報佳音團隊在唱聖詩,別感到氣氛格格不入。澳洲民眾會在社區舉行的街頭嘉年華和泳池派對盡情狂歡,聖誕前夕當然少不了串遊多間酒吧喝過夠。不過我們最喜歡的南半球經典節日傳統,應該是在聖誕日來到海灘燒烤。當地人會在保溫冰箱放滿食物,然後在酷熱的太陽底下跑到沙灘,穿上泳衣慶祝沒有白雪的夏日聖誕,大啖美食之餘,當然少不了一瓶澳洲西拉葡萄汽酒配搭各式烤肉。
留港吃一頓澳洲聖誕燒烤大餐
今年的聖誕節大餐與其吃火雞,不如到訪街市挑選肥美的大蝦來個鮮蝦燒烤,而大蝦正是澳洲聖誕節的必備菜式。或者與親友到訪我們為你推薦的海灘燒烤場,共享不一樣的聖誕燒烤樂。
Credit: 123RF
挪威到了冬天會換上銀裝,加上歷史悠久的獨特節日傳統,令當地的聖誕份外迷人。當大多數人都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到臨,挪威人則主要普遍在平安夜歡度節日。其中一個有趣的古老傳統是藏起家中所有掃帚,皆因挪威相傳女巫和邪靈會在平安夜四出破壞,收起掃帚可以阻止它們騎著掃帚來作惡。另一個富挪威特色的聖誕節傳統家常美食是米布甸risengrynsgrøt,這款甜點口感細滑,上面灑滿了肉桂粉、砂糖和雲呢拿。主人家炮製多杯米布甸款客時,會把一枚煮熟的杏仁藏在其中一只碗內,找到杏仁的幸運兒,會收到一份小禮物(通常是一件小豬造型的扁桃仁膏小豬),並寓意來年為他帶來好運。
在香港領略北歐式幸福時光
想感受北歐式幸福時光,最好就是在冬日享受窩心暖胃的北歐家常菜,挪威餐廳Hjem 整個12月都會推出節慶菜式,另一家北歐食店Frantzén’s Kitchen 亦為客人炮製經典挪威美食。你還是打算在家度過北歐聖誕?可到尖沙咀的Sverige Shoppen 搜購傳統北歐食品。
Credit: iStock
英國有不少聖誕節傳統值得我們依樣效法,令人垂涎三尺的百果餡餅和站在槲寄生下接吻只是箇中例子。而在悉心佈置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聖誕拉炮。聖誕拉炮的源起同樣與高明的市場銷售策略息息相關,據說它在1840年代由倫敦糖果商Tom Smith發明,拉炮的外型酷似討人喜歡的法國棒棒糖,包裝紙的色彩特別鮮艷奪目。不過Tom Smith也加入了新元素,他受燒木材的噼啪聲啟發,為拉炮加入了清脆的響聲,然後大受歡迎,引來其他競爭對手紛紛仿傚,驅使Tom Smith為自家拉炮增添更多小玩意,如小禮物、笑話和紙皇冠等,令它別樹一格。時至今日,這款拉炮已成為英國聖誕節傳統不可或缺的玩意。英國人的集體回憶,就是吃過聖誕節火雞大餐後昏昏欲睡,然後頭戴紙皇冠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
既喧鬧又有氣派的英式聖誕
今年你可在多家香港國際生活用品店尋找聖誕拉炮,除了Bookazine 備有多款拉炮,Selfridges亦有一系列高級精選款式,定能為餐桌上高雅的聖誕裝飾更添色彩。
Credit: 123RF
俄羅斯亦不乏千奇百趣的聖誕節傳統習俗,其民間傳統並沒有聖誕老人,卻有嚴寒老人;他們會在平安夜禁食,並在餐桌上鋪上乾草做裝飾。最具俄國特色的聖誕節,莫過於民眾慶祝聖誕節節期的喧鬧方式,1月7日(東正教平安夜)至1月19日(顯現節)是俄羅斯的聖誕節節期,俄國人視這段時間為一年中最邪惡的日子,認為邪靈會在節期期間肆虐。而當地人也不甘示弱,他們會依照傳統習俗扮鬼扮馬、互相作弄別人,或向占卜師求神問卜,或觀賞戲劇表演和節慶音樂表演,以及享用傳統聖誕節大餐。
來一個斯拉夫聖誕
在俄羅斯的慶祝活動中,聖誕節大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餐桌上必然放滿份量十足的肉批和醃漬蘋果等節慶美食。在香港,你也可以品嚐到俄國大餐,不妨到東歐餐廳Dacha 享用城中數一數二的東歐菜式,如地道的羅宋湯和波蘭餃子。若想真真正正感受俄羅斯的聖誕氣氛,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亦是香港的經典聖誕節目之一。
主頁橫幅圖片: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