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騎師往往予人走在潮流之先的形象,並具備出色的音樂才華及知識,很多人都會以認識唱片騎師為榮。其實大家除了能於城中各大活動、酒吧及夜店一睹他們的風采之外,他們亦會參加一些唱片騎師比賽,並製作自己的歌曲等,可謂多才多藝。
要成為唱片騎師並不容易,不過科技稍為改變了這個局面。入行九年的陳詩衡本為公關,後來決定轉行當唱片騎師。她表示:「記得當初入行非常困難,除了需要不斷打穩基礎,磨練技巧,我們也需要跟其他唱片騎師多作交流,譬如說,從前在活動期間聽到一首喜歡的歌曲,可能要親自接觸唱片騎師求教,才能知道那首是什麼。但是現在年輕一輩只需上網搜尋便可知道答案,以前那種群體精神好像因此而不同了。」
當然,時移世易,香港的夜店文化亦有所改變。從前夜店會專門提供某類特定音樂,假如希望聽嘻哈音樂,便必須前往某家夜店,而如想聽電子音樂則需去另一個地方。不過現在很多場所都已經沒有如此仔細分類,它們提供的音樂都變得較為大同小異,再加上網上龐大的資源,唱片騎師的入行門檻比以前容易。入行20年的黃天豪說道:「當然也有天份十足的新人,加上音樂品味其實很主觀,雖然唱片騎師之間難免會有所比較,但我們也會經常聚首一堂,彼此交流新音樂及打碟技巧等,儼如一個大家庭。」
Credit: Mike Pickles
Credit: Mike Pickles
Credit: Mike Pickles
來自英國的Broadback於17年前為追尋音樂夢踏上唱片騎師之路,八年前移居香港的他現在除了當唱片騎師外,更與友人合作創辦設計公司。他認為香港非常多元化,有助他們發揮創意,他表示:「香港是一個適合短暫停留的城市,因此這裡的唱片騎師都來自五湖四海,並互相影響,為我們帶來不同風格的音樂。雖然唱片騎師的圈子看起來很大,不過我們卻有一種無聲的友情存在。」
主頁橫幅圖片:Mike Pic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