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商務協助與支援通告中心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國泰航空
    通告中心
    賀歲揮春 萬家報喜
    賀年揮春從傳統書法蛻變成為幽默的港式祝福語,Michelle Lam為大家追溯揮春的演變過程
    賀歲揮春插圖畫:SR Garcia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在香港,清涼的天氣、年宵的桃花和拜年的喜氣,清晰地標誌著農曆新年的降臨,不過如果想另覓新年意象,揮春可謂再應景不過。這片小小的紅紙上,無不寫上吉利的四字詞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和最基本的「新年快樂」等祝福語。 不過近來也出現許多寫上逗趣廣東俗語的揮春,其中最常見的有「掂過碌蔗」,指事情按預期發展得十分順利,用其他語言實在很難表達出這四字的精髓。這些揮春反映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但也顯示舊習俗在轉變中依然屹立不倒。

    傳統揮春令我念念不忘。小時候,我曾在街角碰到一位老人默默地坐在攤檔前,將毛筆蘸上黑色和金色的墨水,在紅紙上即席揮毫,其字跡氣韻生動。當時他送給我一道揮春,雖然我尚未懂得那是對我快高長大的祝福,但這個揮春我一直珍藏至今。 貼揮春的習俗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最初,人們把桃木雕刻成神像,掛在大門旁用以驅邪。後來桃符簡化為貼在門上的紅紙,上面寫有新年祝願,當中最普遍的要數祈求好運降臨的「福」字。寫在菱形紅紙上的「福」字常被倒貼,象徵「福到」。

    書法家在街頭寫揮春的情景如今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製造的印刷品,有些以卡通圖案或立體字型點綴,作為裝飾的確美輪美奐,卻無法真切地傳遞饋贈者的心意。然而,這亦無損香港人在農曆新年貼揮春的興致,許多人貼揮春是誠心討個吉利,但也有人以新式揮春惹人發噱,除了「掂過碌蔗」,更有「食極唔肥」和「不勞而獲」等令人會心微笑的祝福。 時至今日,傳統的手寫揮春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如果你曾經收到,或打算為親友送上墨寶,請珍惜這些意義更甚於裝飾作用的揮春,因為它們滿載你對摯愛,甚至陌生人的祝福。

     

    主頁橫幅插畫:SR Garcia

    相關故事

    香港旅遊資訊

    國家 / 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語言
    廣東話, 英語
    機場代碼
    HKG
    貨幣
    HKD
    時區
    GMT +08:00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國家 / 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時區
    GMT +08:00
    貨幣
    HKD
    機場代碼
    HKG
    語言
    廣東話, 英語
    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發掘最佳票價飛往
    香港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