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常被稱為全球其中一個最方便亦最具國際視野的城市,同時也逐漸成為一個歡迎LGBTQI+文化的目的地,並且於2022年主辦首個亞洲同樂運動會。這個為期九日的運動及文化活動將有36個比賽項目,參加者達15,000人。
第11屆同樂運動會香港2022的創辦人兼主席Dennis Philipse認為,香港是理想的主辦城市。他表示:「這是個獨一無二的城市,要購物抑或享受高級餐飲,到郊野公園、海灘或是夜生活場所等地方去,各地點之間皆相距不遠,很多時候步行即達,轉換活動場所。」
香港確是個獨特的城市,有無與倫比的城市景觀、融會東西的文化與多元的社會面貌,城中的LGBTQI+社群也體現了這個特質。雖然這個社群可說仍有 增長的空間,但要體驗LGBTQI+奔放而充滿自豪感的文化,除了到同志酒吧及最受歡迎聚腳熱點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供你選擇。
以下為你介紹不可錯過的同志咖啡室、文藝場所、歡迎各種性取向人士的海灘、滾軸溜冰對撞賽與節慶活動。
媽不在家 是個讓你可以懶洋洋地坐半天,一面品嚐masala香料芝士蛋糕,一面聆聽民歌、獨立或古典音樂的地方。Chow Kong-chuen與他的伴侶Makui Ma將位於油麻地上海街一個破舊而「地踎」的一樓單位變作洋溢鄉村風味的咖啡室,擺滿植物、特別訂製的裝飾與多幅Chow Kong-chuen擺脫性別標籤的人像畫,為這個極具代表性的同志基地經營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滾軸溜冰對撞賽再度流行,令這種運動成為全球女性一個重要的安全空間,而香港亦不例外。2019年,Milanie Bekker 與運動組織Hong Kong Roller Derby(香港滾軸溜冰對撞賽)的主席Snooky Wong攜手合作,在銅鑼灣開設與這項運動相關的商店Madame Quad ,出售滾軸溜冰鞋、頭盔、護墊以及各種所需裝備。Madame Quad亦是一個包容多元的空間,歡迎異性戀、同性戀及酷兒女士加入成為社群一分子。有空不妨去打個招呼,或者查詢加入比賽隊伍的詳情。
對酷兒文學感到好奇的話,不妨到Queer Reads Library(流動閱酷)圖書室去了解一下,但你首先必須找到它的位置(可在Instagram 上找到現時的地點)。這個流動的圖書室搜羅各種引發思考的書籍和雜誌,種類廣泛,包括攝影、漫畫、以社區關懷為主題的文章,甚至年代久遠的徵友廣告等。創辦人Beatrix Pang、Kaitlin Chan及Rachel Lau亦會主持討論會,邀請社區內經常為相關議題發聲的人物作嘉賓,例如菲律賓裔牧師Marrz Balaoro,他一直致力維護本地海外傭工的LGBTQI+權益。正如Rachel Lau所說:「重點不在於搜羅回來的書本,而是在於我們藉此而建立的關係,以及為我們這些LGBTQI+人士所開拓的空間。」
過去近十年,T:me 酒吧一直是香港一家主要的男同志酒吧。這家安靜的酒吧位於中環荷李活道後面一條小巷內,由Fred Ng與他的伴侶Barry Sum合力經營,是個好友暢聚或結交新朋友的好去處。每逢星期二及星期四晚8點半開始,酒吧有免費氈酒及伏特加酒奉客,直至送完為止。
Happy Paradise 餐廳以霓虹燈為裝飾,餐廳內播放1980年代的粵語流行曲,以創意十足的雞尾酒和加入現代新口味的經典粵菜奉客。這裡的主廚周思薇(榮獲2017年亞洲最佳女主廚,不過老實說,她確是廚藝數一數二的大廚)保留粵菜的傳統口味與烹飪哲學之餘,加進自己的巧思,推出新穎的菜式如墨魚滑釀雞翼、帶子粉皮,以及香煎澳洲和牛胸腹肉炒粉配紫菜牛油汁及鹹檸檬等。她經常為LGBTQI+權益發聲,亦不時舉行一次過的活動,邀來變妝皇后Virgin Xtravaganzah作嘉賓。
如果你對以身體表達自我感興趣,每月舉行一次的Host 派對就是為你而設的活動。派對在夜店Mihn Club 舉行,這是位於中環的「安全空間」,有外地及本地DJ駐場,各種另類活動輪流登場,客人包括不同種族、性別與性取向。舉Host派對的晚上,歡迎你脫掉衣服,流露真我,在電子音樂的伴隨下盡情跳舞。派對沒有特定的衣著要求,也不能拍照。
兵兵 是狂野周末的深宵消遣熱點,由午夜至清晨都擠滿人;舞男隨著勁歌熱烈舞動,男同志與其他志同道合的老友共享派對裝飲品,盡情享樂。想在香港體驗大型同志派對的狂野氣氛,這是最佳地點。
在香港眾多同志酒吧中,Petticoat Lane 是個受歡迎程度數一數二的熱點。每逢星期三晚,酒吧由10點至午夜都會免費請客人暢飲伏特加;每天晚上還有令人目不暇給的變妝表演,演出者包括Miss Mid Levels、Mocha Diva及Violette Blanche等。酒吧吸引人之處,並非免費伏特加和熱烈的配口型表演,酒吧總經理Justin van Herwerden指出:「Petticoat Lane是間非常包容的LGBTQI+酒吧,前來的人不會批判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