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cocido madrileño馬德里菜肉雜燴鍋,Manuel Palacio馬上眼泛淚光,聲線變得有如夢囈。這鍋大雜燴以鷹嘴豆為主,再加上大量豬腩肉、西班牙香腸、牛膝、椰菜、紅蘿蔔、蕪菁和其他配菜,是馬德里的名菜之一,亦是Palacio童年時每逢冬季必吃的菜式。
Palacio表示:「我父親非常傳統,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家人必定要一起共進午餐,不得缺席。所以我總是跟兩位姊妹和父母圍坐餐桌旁,吃一頓正式的午餐,偶爾還有親戚同席。我向來喜歡西班牙式雜燴,但最享受的始終是與父親一起烹飪,以及用上等火腿和橄欖伴開胃酒一起小酌的時光。」
Credit: Mike Pickles
Palacio身兼廚師和企業家,2012年移居香港創業。雖然生活模式與家鄉大致相若,但香港的烹飪文化教他大開眼界。他表示:「我愛上香港多姿多采的烹飪風格,這是西班牙所缺乏的。」Palacio現於香港經營十家食府,包括西班牙式燒烤餐廳、餃子店和英式雞尾酒館。
他繼續說:「我發現原來香港和西班牙同樣都是民以食為天,兩地的人都喜歡享用份量小巧精緻的食物,並且同樣重視與長輩一起用膳,樂聚天倫。」
不需多費唇舌,Palacio就爽快答應展開一趟香港深度美食遊,前往城中至潮食店以及米芝蓮星級食府,嚐遍各種特色佳餚美饌。
Palacio表示:「選擇廟街也許無甚驚喜,但我非常喜愛那裡的街頭美食。我熱愛廟街的一切,尤其是那份熱鬧的氣氛。廟街的食物相當美味,加上四周人來人往,那正是廟街的魅力所在。」
由喧鬧的廟街,Palacio帶我們來到氣派堂皇的福臨門酒家,這是 他另一家至愛的食府。福臨門屹立灣仔70年,素有「富豪飯堂」的美譽,菜單上顯眼的位置,羅列了烤乳豬和款式繁多的燉湯,都是這裡的名菜。
Palacio表示:「我每星期最少要光顧這裡一次,滿足我的點心癮。我對小籠包好像永遠吃不厭,可以每天鯨吞三打。如果我不去福臨門,就會到鼎泰豐。」
Credit: Joey Cheung/iStock Editorial/Getty Images
除此之外,灣仔還有遠近馳名的橋底辣蟹:「這是我宵夜的勝地,在凌晨2時或3時,當其他餐廳早已關門的時候,你仍然可以在這裡飽餐一頓。」
若有親戚朋友自遠方來的話,他們剛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往往首先就會打聽下一頓飯的著落。
Palacio說:「四季酒店龍景軒供應的高級粵菜,堪稱全港最正宗,外地訪客總是對之讚不絕口。另外,在城中擁有14家分店的翠園亦是水準可靠的選擇。」
「我也會帶訪客前往位於灣仔的Samsen泰麵品嚐泰式麵食,再到Pici享用以簡單方式烹調的新鮮手製意粉,比對兩者的差異。」
Palacio選擇以卅二公館壓軸,那裡有自設烤鴨焗爐和肉類風乾櫃,而食物水準更是廣受好 評。他說:「這家餐廳出類拔萃,我每個月都會光顧一次。」
Palacio現年32歲,17年前在馬德里一家chocolateria朱古力甜點熱飲店裡洗碗,他說:「那時我也想過有一天會自己開餐廳,但做夢也想不到,竟會在香港經營餐飲王國。」
ManuelPalacio是香港Pirata集團 的共同創辦人
Credit: Jack Malipan Travel Photography / Alamy Stock Photo / Argusphoto
2000年代初,許劍龍決定在歐洲小住一段時間。他當時是嶄露頭角的藝術企業家,前往英國或德國都是合情合理的選擇,但他卻選了一個出 人意表的地方:馬德里。
許劍龍解釋:「我十分喜愛現代藝術,而西班牙是現代藝術的重鎮。」
西班牙與許多國家一樣,曾經長時間鎖國,拒絕接受外國的影響。這令當地保留了獨特的文化和語言,對外來人而言或許難以適應,但許劍龍是個例外。
Credit: Marta Ortiz / iStockphoto / Getty Images
「學習西班牙的語言和文化是個刺激的體驗,未至於是文化衝擊,但的確不易上手。我跟朋友的朋友在位於馬德里市中心西班牙廣場的EdificioEspaña大廈合租一個單位,那裡可俯瞰全市最宏偉壯麗的景點,包括德波神廟和馬德里王宮。」
「他至今仍然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當地人對我這個學習西班牙語的亞洲人很友善,令我留下極其美好的回憶。」
旅居當地不久,許劍龍已完全融入馬德里人的飲食文化:早餐在當地咖啡館享用蘸滿特級初榨橄欖油的西班牙多士和cafe con leche牛奶咖啡;在夜店狂歡一整晚後,則會以熱朱古力和西班牙油條作宵夜。許劍龍亦習慣了西班牙的作息時間:下午2時至3時是午餐時間,晚上過了9時半以後才吃晚餐,然後再到夜店狂歡,直至⋯⋯「凌晨2時至5時不等 」。
Credit: Age fotostock / Alamy Stock Photo / Argusphoto
「在馬德里,人人都喜歡享用美食。人們與三五知己聚會時,也邀請新朋友加入,一起分享歡笑、美酒和佳餚,令氣氛更加融洽。」
我們當然可以列出多家值得一嚐的餐廳名單和地址,但許劍龍認為在馬德里用餐的樂趣,來自在鬧市中四處覓食;例如Embajadores就是個好例子,這一區最近在《Time Out》雜誌的全球調查裡,獲選為全球最型格社區。
「馬德里能夠迎合不同預算和品味,當地既有Salamanca等高級地段,也有Lavapiés和Chueca等潮人社區,迎合不同客人的預算和口味。Bartolomé市場售賣來自西班牙全國各地的食品,以琳瑯滿目的火腿、橄欖油和傳統turron鳥結糖而聞名。對我而言,在市場挑選新鮮西班牙農產品,再回家炮製簡單而可口的沙律,實在是一件賞心樂事。」
旅居馬德里一段日子後,許劍龍逐漸發現,這個新家鄉表面上雖與香港迥然不同,實際上卻擁有許多共通點。
「西班牙人與華人都認為,用餐時應該與親朋在一起;他們通常在星期日舉行家庭聚會,探望祖父母,逢年過節亦會一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