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暖心懷舊的經典港式早餐我愛吃茶餐廳的早餐。從小到大,我的早餐大都是果醬多士,或者上學途經麵包店時買的麵包。一有時間和家人到茶餐廳吃早午餐,便覺得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對我來說,到茶餐廳吃早餐,必定少不了一碗湯通粉。
澳洲牛奶公司是佐敦的地標茶餐廳,因軟滑美味的炒蛋,以及員工粗豪但光速送餐的「個性服務」而赫赫有名。那裡的常餐我可說是百吃不厭。下單後,最先上桌的通常是一碟塗上厚牛油的多士、奶滑香濃的炒蛋和一塊火腿。正當我手忙腳亂地將滑蛋放上多士時,一碗放著幾片瘦叉燒或一撮火腿絲的清雞湯通粉隨即「快狠準」地滑到桌子上 — 一切皆在迅雷不及掩耳間發生,快得讓我還未來得及呷一口咖啡。
早餐吃湯通粉,在1950年代由香港的冰室(茶餐廳的前身,因提供各式冰飲而得名)創先河。二戰之後,金寶忌廉雞湯和通心粉等廉價食材充斥市面,靈活變通的香港人遂利用這些食材炮製出湯通粉,且隨即成為窩心暖胃的大熱早餐之選。白領和藍領都喜歡吃便宜又飽肚的早餐,湯通粉正好派上用場。
曾經和朋友討論哪間茶餐廳的早餐最好,想不到他與我的喜好大相逕庭,令我感到詫異:「我愛吃炒蛋,但永遠都接受不了那些泡在滾水中的軟腍通心粉。」他並沒說錯,Al dente從來就不在茶餐廳的考量之中。雖然湯通粉算不上在我喜愛的早餐食品之列,但如果有的話,我一定不會拒絕。
近年來,坊間出現了不同味道的湯通粉:四季常餐的忌廉雞湯通粉,味道和日式雞白湯拉麵相近;大排檔勝香園的番茄湯通粉酸甜濃郁,難怪每天都大排長龍;甚至現在連麥當勞也推出火腿扒蛋「扭扭粉」。儘管新口味層出不窮,但我仍鍾情老味道,樂於以一碗簡單的清湯通粉開展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