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商務協助與支援通告中心
  • 登入/登記環宇一家
    國泰航空
    通告中心
    首個機場貴賓室
    Phil Heard回憶國泰航空首個機場貴賓室的風光歲月
    首個機場貴賓室

    香港國際機場的離境區內,現時共有六個國泰航空的機場貴賓室,抵港大堂亦設有一間機場貴賓室。這些機場貴賓室提供不同類型的空間,包括酒吧、雅座、休憩空間、水療中心和辦公設施。

    但跟許多偉大的意念一樣,機場貴賓室起步的時候,規模是很小的。

    如果你曾經在1970年8月旅遊時途經香港啟德機場,你會發現一道不起眼的門。你按動門鈴,這道門隨著悠揚的鈴聲打開,將你迎進Discovery Lounge──國泰航空首個機場貴賓室。

    Cathay newsletter

    當時的貴賓和馬可孛羅會會員接受邀請,前往被公司通訊《Cathay Newsletter》形容為「鋪著地毯、色調柔和的舒適房間」內體驗一番,房間裡的陳設包括「書桌、玻璃咖啡桌、數張安樂椅和一張沙發」。

    可惜,那張沙發在啟用第二天就受到一位年幼賓客的「洗禮」。另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特點,就是由香港當代藝術之父張義創作的金屬壁畫,這件互動作品可透過撥動或敲彈發出聲音。不過現代藝術總是容易惹來批評。有賓客低聲嘀咕:「這是什麽?跟堆在我工廠空地上的東西沒有分別。」

    機場貴賓室裡有女接待員熱情地招待每位來賓,《Cathay Newsletter》將她們形容為「三個美麗可人的女孩子」。Kumiko Yumamato原為國泰機組人員,而Grace Lau和Maina Choi則分別來自美心集團和香港希爾頓酒店。她們接受國泰乘客服務部門的精心培訓,以適應新崗位的任務。

    貴賓室內氣派豪華,提供香檳和各式雜誌,而殷勤服務的接待員正是與別不同之處。一位來賓有這樣的評語:「她們竭盡所能,令客人對香港和國泰航空留下良好的印象。」

    Discovery Lounge可說是機場貴賓室的模範,本來可以在國泰飛行網絡的主要航點內推出,不過實踐起來並不容易。因為隨著飛機體積逐漸增加,而機場的空間與今天相比相對細小。當時的市場推廣經理Keith Sillett説說:「最困難的地方是尋找合適的空間。」

    大阪就曾出現過這種情況,1971年於大阪伊丹國際機場開幕的國泰航空機場貴賓室僅能容納六人,因此機場經理建議,讓馬可孛羅會會員和貴賓享用機場貴賓室時,要非常謹慎地作出選擇。

    隨著時代變遷,旅客只要選乘符合要求的客艙或持有馬可孛羅會會籍,均可享用機場貴賓室設施。去年約有250萬名旅客曾享用國泰航空貴賓室的服務,而且再也不需要按門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