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提到我們乘坐的飛機,以及奇妙的飛行過程,大家往往先會想到那些以更輕身及堅固新式物料製作、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飛機機翼,也許還有動力更強大且省油的引擎,能將我們帶到目的地。不過,別忘了在我們還未翱翔天際之前,承受著飛機和乘客重量於跑道滑行的無名英雄 — 輪胎。
在地面上,一架民航飛機有如一輛配備多個輪子而又載有沉重貨物的貨車。國泰航空工程維修總監John Brownen說:「我們最大的飛機是國泰貨運的波音747-8F貨機,起飛時機身重量加上運載的貨物和燃油,總重可達450噸。」
當飛機每次以大約160英里的時速著陸或起飛時,全靠16個主輪及兩個前輪支撐機身。Brownen補充說:「每個主輪胎承重約28噸,比一輛市區巴士還要重。」
這對輪胎造成極大壓力,因此它們顯然要比汽車輪胎更重。飛機輪組包括輪胎和輪轂,每個主輪輪組直徑近1.5米,重逾200公斤。他說:「飛機輪胎的充氣壓力高達每平方吋200磅以上,是汽車輪胎胎壓的六倍多,這樣才能支撐飛機的重量,以及起飛和著陸的速度。」
與汽車不同,飛機輪胎是以氮氣而非空氣充氣。氮氣更能抵受飛行途中的溫度和壓力,而且有異於空氣,屬不可燃氣體。除了引擎之外,著陸後的煞掣系統可能是機身第二個最熱的地方,因此必須避免空氣噴到熱燙的金屬上。
輪胎上的直線凹槽具有排水作用,但隨著時日及著陸次數越多,胎紋會漸漸變得不明顯。因此在完成每趟航程後,我們都會檢查輪胎,當胎紋深度少於1毫米時,就需要更換。Brownen續道:「如輪胎並非因為輾過異物而損壞,可以飛行200至300次。」只是每次更換輪胎時,需要兩位Brownen的工程維修團隊成員用上1小時抬起有問題的輪胎作更換。若果你也會開車,或許更能理解箇中滋味。